一、甲午风云编剧?
由希侬、叶楠等人编剧,《甲午风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二、甲午风云的故事?
我想大家可能还记得《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甲午战争之一的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的一段感人故事。
黄海此役发生在1894年的9月17日。这天中午时分,邓世昌所在的北洋舰队完成护送赴朝清军援军后,在海上正常返航旅顺基地。但这一消息事先被日方间谍截获,所以日军早已密谋在即。
归航的北洋舰队在途中,遥见西南方向有一支悬挂星条旗的舰队,起初并未在意。但当这支舰队渐渐驶近时,突然易帜,全部换上了日本国旗,同时,向北洋舰队发起猛烈炮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舰队仓促应战。但由于长期以来,北洋舰队管理腐败,慈禧太后专权的清政府卑恭乞和,导致军心动摇;再加上军费奇缺,大部分舰船年久失修。对日本的不宣而战准备不足。大战一开始,便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持续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战斗中,北洋水师的绝大多数勇士们依然舍身杀敌,顽强奋战。
敌舰首先集中炮火向提督丁军门的旗舰“定远号”发起攻击,刚开战不多时,旗舰便被击中,以至定远号令旗也飘落了下来。而且主帅丁汝昌身负重伤,无法指挥战斗。于是,一时间各舰船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形势更加严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致远号”巡洋舰舰长邓世昌临危不乱,果断升起令旗,担负起了旗舰的重任。
邓世昌出身于商人之家,父亲邓焕庄虽为商贾,但思想比较开放。他希望儿子能够多学习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开阔眼界,将来报效祖国。于是邓世昌一方面受父亲影响,一方面天资聪颖,潜心读书,先在一家教会学校学习,18岁报考了晚清著名军事家沈葆桢开办的驾驶管理班,开始主攻海上驾驶专业。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很快成为了大清帝国海军的一员。不久便供职于福州海政局。
1880年,有一次李鸿章派人巡查海务,招收人才,组建北洋海军。邓世昌所带的士兵,管理的船舰,样样秩序井然,得到了视察官员们一致地高度赞赏,报至李中堂处。李鸿章喜出望外,求才若渴,便将他直接调到北洋海军,让他担任了“镇南”蚊炮船管带。后来又升至副将,授总兵衔,兼任“致远”舰管带,从此邓世昌与此巡洋舰没有分离过。
话说,此刻邓世昌在丁汝昌受伤情况下,果断升起令旗,带领尚存的其他舰船重新集结编队,向敌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猛烈攻击。但“致远号”自然成为敌舰攻击的又一个主要目标。尽管“致远号”舰上的官兵们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地殊死博斗,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船身倾斜,摇摇欲坠。但船上二百多名士兵无一人退缩。
最后时刻,邓世昌登上甲板对全舰官兵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又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注:这段话的意思是:日本舰队只是倚仗吉野号,如果能使它沉没,就能够压制日本人的气势,而完成我们的功业。)邓世昌的话鼓舞了大家。将士们群情激昂,同仇敌忾!邓世昌命令将“致远”舰装上鱼雷,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与敌舰同归于尽!
日军“吉野”舰舰长见状,大惊失色。一边准备调转船头逃跑,一边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 但邓世昌毫不畏惧,全速向“吉野“舰开去。 毕竟日舰装备雄厚,一发发炮弹密集地射向致远舰,就在邓世昌他们即将接近目标时,一枚深海鱼雷不幸击中了“致远号”的发射管,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舰船立刻燃起冲天大火,旋即,沉没在茫茫的黄海之中。邓世昌与将士们悉数壮烈牺牲!……
三、甲午风云主题曲?
《甲午风云》主题曲甲午风云祭 - 霍勇
词:林建
曲:宁林
甲午重来祭国殇
东临碧海雾茫茫
硝烟未散狼烟起
大浪掀天颂世昌
低吟往事泪千行
误尽男儿热血肠
唤醒田横五百士
相逢拔剑立当场
立当场
宽仁博大自刚强
不做愚氓待宰羊
决胜甘抛三丈血
如虹洒去染穹苍
万众同心胆气扬
强关固海镇倭狂
平波万里长空净
浴火重生展凤凰
万众同心胆气扬
强关固海镇倭狂
平波万里长空净
浴火重生展凤凰
浴火重生展凤凰
四、甲午风云历史背景?
背景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
第一款:“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积极向中国扩张。1872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
并迫使清廷承认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即间接承认琉球人是日本属民),从台湾撤军。由于清廷的软弱无能,日本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经过:
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189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清军在丰岛海面被日军偷袭之后,很快被在陆上的成欢驿的日军偷袭(成欢之战),由于朝鲜政府已被日本控制。
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被迫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毅军以分统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率五营一队,与河州镇总兵卫汝贵盛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13526人,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
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
五、甲午风云致远舰扮演?
甲午风云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扮演者是李默然。
李默然(1927年12月21日—2012年11月8日),原名李绍诚,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原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国内地演员。
1946年,主演个人首部话剧 《风雪之夜》。1951年,凭借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获得东北地区话剧汇演优秀表演奖。1960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甲午风云》。1964年,主演战争电影《兵临城下》。1977年,主演悬疑电影《熊迹》。1981年,主演剧情电影《检察官》。1984年,在剧情电影《花园街五号》中饰演市委第一书记韩涛,他凭借该片入围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李默然“话剧表演艺术家”称号和“话剧终身荣誉奖”。1988年,由其出演的近代剧《末代皇帝》播出。1995年,参演小剧场话剧《夕照》,这是李默然戏剧表演生涯中出演的最后一部话剧。2001年,出版自传书籍《从“初恋”到年届花甲——表演艺术探索》。2007年,李默然获得第17届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11月8日,李默然去世,享年85岁。
六、甲午风云的名言名句?
罗皮尔(披着美国外交官外衣的日本间谍):“中堂阁下,如果北洋舰队再轻举妄动,开出去惹是生非,那我们中立国就很难讲话了。”
邓:“尊敬的罗皮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普通中立国的外交官是没有资格代表美国政府在这儿狡辩的。难道我大清抗击倭寇卑鄙无耻的偷袭叫惹是生非?!难道我大清保卫自己的江山叫轻举妄动?!难道我们只有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你们才好讲话?!简直是颠倒黑白一派胡言?!”
李鸿章斥邓:“放肆!”,
邓:“是”弯腰退下。
罗:“中堂阁下,你的部下如此好战心切,我们只能表示遗憾了!”扬长而去。
李怒:“传邓世昌!尔等不在威海来天津何事?”
邓:“中堂,适才罗皮尔代表美国政府的讲话是对我大清的污蔑。”
李斥邓:“尔等不学无术,懂得什么洋务外交?现在只能以夷制夷才能保持和局,来人,剥去顶戴花翎,赶出大厅!”
邓献万民折:“中堂,民心不可欺,士气不可辱啊”跪倒磕头。
李怒:“尔等煽惑民心,这是谋反!”
丁汝昌:“邓世昌是一个使舰打仗的好管带,标下愿花翎担保”
李:“邓世昌不识抬举,断然不得再次留用,尔后再敢言战者格杀勿论!”
《甲午风云》歌颂了北洋海军将领邓世昌,将他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完整的展现了出来。那种和敌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铭记,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责任,我们需为国家的强大尽上应尽的那份力。
七、《甲午风云》读后感?
看了《甲午风云》,好象又回顾了以往的历史,是对清政府腐朽无能的体现,更是对中华民族英雄勇于抗争性格的再现,该文章主要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而引发起的一场中日甲午海战,在这场海战中,既有民族败类,又有民族英雄,在每一个时代都免不了有这些人的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由日本主动挑起的海战,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现了想邓世昌等热血男孩的奋力抗击,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那宁死不屈精神者的模范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请求迎战,毫无腿缩的那种无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绘的栩栩如生,邓世昌并没有因慈禧.李鸿章的求和政策而放弃迎敌直上,代替旗舰亲临指挥,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虽然这场海战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良好的爱国形象,所以说,中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而真正失败的人是那些卖国求荣.临阵退缩的败类,给中华民族丢尽了脸,这种人应当被众人唾弃,遗臭万年,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将成功的海战失败,如果不挪用军饷给慈禧半万寿庆典,不给官兵发物资.这场海战会失败的那么难堪吗?会让我们民族英雄就此牺牲吗? ,邓世昌,的爱国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我国的传统,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振兴国威,他的人生事迹永垂不朽,永远被国人所仿效,我们是不甘屈辱的强大民族,是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向前冲的先进民族,更是那种积极向上的民族,不会因为失败而就此堕落,总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这种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以及那种和敌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通过这部电影,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让我们铭记,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国家,更不要成为国家的败类,丢尽国人颜面而获得重生者是非君子所为,是苟且偷生等闲之辈,作为21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更不能因为一点一点进步而止步不前,要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时刻谨记不要"卖国求荣"从古至今涌现出来的英雄才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是国人就不要忘了忧国,爱国,更不要忘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关于甲午风云的资料?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九、甲午风云电影男主演?
主演是李默然。你说的应该是《甲午风云》电影里的男主角邓世昌,他的扮演者是著名的老艺术家李默然。
1962年这一年,李默然受邀参演了电影《甲午风云》,在片中扮演英勇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这部电影也让李默然为全国观众所知,由于他演的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邓大人,从那之后很多观众见到他,都喊他邓大人。
十、甲午风云是指什么生肖?
生肖马,1894年中日海战年庚为甲午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