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叙事散文及赏析
现给你推荐几篇名家散文:
抒情散文《杜鹃花开了》,以拟人的手法采写,运用杜鹃花与人生的坎坷道路相结合写作技巧,描写了杜鹃花,色彩缤纷,强大的生命力,不畏严寒酷暑,不因失去滋养的水分而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坚强地活下去。经过九年的苦熬,等来了生命的春天,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表达一个人人生中不平凡的经历,给人之感叹与回味。文章以花喻人,托物言情,寄寓深远。
记叙文《故乡的罗猛塘》,该文主题思想好,描写故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事情节感人,尤其是那个美丽传说,深深打动人心。该文词句简洁优美,品味十足,是2015年“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
情感散文《郊外的秋》,描述主人翁从省机关被流放到郊外,心中感到绝望,于是,借景言情,以物寄意,感叹前景像秋天一样,叶子开始飘落了,前途渺茫。可是,到郊外生活一段时间后,感觉到郊外的秋,并不像自己心中所想象的那样失落,而是充满着一片飘逸的情景,郊外那一片充满诗意般的田园生活,深深吸引着他,使他感悟到,尽管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是,它象征着成熟和收获。从此,他重新点燃起生活的火花……
优美散文《故乡的十月》;首句总起,生动忙碌的乡村场景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向我们走来,“鸡、鹅、鸭子的啼叫声,汇成欢乐的乐曲,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归来”。作者以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行文,家乡人民在不同时期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为主线,分层描述。抗战时期,土城的痛,痛在家乡人民的心间,也痛在我的心里,特殊年代,一道道伤痕让人民没有了欢笑。现在的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看“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心头上不再感到痉挛,再不受到悲愁的压力。”而当我“从土城归来,看着那铺满绿叶的银色小路,心显得情意切切。”心理变化的起伏亦可照见时代变迁的过程。
结尾,作者提升了主题,“故乡的十月,尽管已从贫困线上摆脱出来,可是,与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还遥远。那种云雀欢歌、机器隆隆、阳光和煦,那种风吹草低牛羊壮的十月,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这个结尾有点出人意料,作者往往停留在对现有沸腾丰收景象的赞美上,作者宕开一笔,点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蓝图,让故乡的十月,更加令人憧憬。
作品如散文诗,文笔优美清新,如诗如画场景中穿插对过去往事的描述及自己的不同心理变化,结构严谨,欣赏拜读佳作!
有空点击看看。
有哲理,有创意的叙事散文
《手表是一道年华》
彭艺林
我已经有多久没有戴手表了,真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戴手表。
最早的手表比较形式化,是我哥哥发明的,他用红笔在我的手腕上勾画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在里面添上十二个数字和指针,手表就造成了。我于是经常时不时的撸下袖子,向其他小朋友炫耀起那高档的红色手表。此时却引起他人的不屑,因为他们的小手上早就有电子表坠着了。
那时候全家只有我妈妈有一块男士的精钢手表。奇怪的是,她的腕上总是前一阵子有,后一阵子没,而且总是伴随着我爸的外出不翼而飞。我曾经将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贴在表壳子上面,听到那些齿轮相互摩擦的声音,好像淘气的孩子来回在碎玻璃片上踩来踩去的声音一样。
手表里,秒针的顶端戴着黄色的圆帽子,好像一位建筑工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做着圆周运动。而时针和分针却总显出一副懒态,看了老半天,也不知道它们有何走向。
这块表需要每天给它上一次弦,妈妈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每天早晨轻轻地捧起它,松松,紧紧,紧紧,松松,好像在给手表做全身按摩,动作简单而快乐。
后来家里出了些事情,妈妈不在外出工作,爸爸的衣兜里也有了个寻呼机,那块手表没了作用,就被妈妈锁在了橱子里。钥匙放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我时常打开橱子,但是每次看到那块冰凉的停走的手表,忽然心里面就没了玩赏它的欲望。
初中时代,我省下零花钱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的牌子和我前排右侧一位女生的是一样的。我会刻意的和她一起同时抬起腕上的手表看时间。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她那纤细的估计只有9cm的手腕上,那块手表流淌出的滴答声曾经把我矛盾的心情血脉相连地汇在一起。
我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手表,我该会多么恐慌。那些时针分针和秒针,需要它们的移动来清扫未来的混浊。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手表并不是唯一反射时间的器材。有了手机之后,自动对时功能比任何手表都要快捷方便。手机屏幕上那些清晰的数字,让我感觉到现在生活的一种紧迫。
我把戴了四五年的手表摘了下来,和妈妈的那块放在了一起,但是在很多时候仍然能够听到时间在手臂上似有似无的鸣响。妈妈有时候会翻出它们来,对我说:“这两块手表不能老这么放着,不如修一下,还可以戴上的。”我笑着回答:“不用了,就让年华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吧。”
还有史铁生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