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代导演的作品?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老炮儿》,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杨《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宁浩《绿草地》等。
二、第六代电影导演作品?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老炮儿》,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杨《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宁浩《绿草地》等。
三、abc式的词语比如边走边说边唱边跳还有什么?
边走边说之类的词语不是abc式的,而是ABAc式的词语,如:再接再厉,真心真意,有声有色,人山人海,美仑美奂,秀山秀水,大江大河,同心同德,实心实意,大摇大摆,绘声绘色,若即若离,先知先觉,能屈能伸,土头土脑,一生一世,不破不立,平起平坐,偏听偏信,亦步亦趋,唯妙唯肖,半信半疑,我行我素,数一数二,如醉如痴,大模大样,一针一线,无边无垠,自言自语,等等。
四、中国第六代导演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和成就?
第六代,从破茧而出到走入市场
电影的制作权还牢牢掌控在国营制片厂手中时,一些在八十年代宽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导演,冒起了独立制片的冲动。他们大多生于1960年代,在文化激荡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接受大学教育,并在90年代初开始以电影表现时代情绪。他们越过体制界限,独立融资,此时境内外民营公司在中国独立制作电影尚不合法;他们也与体制合作,收敛自我和个性,温和表达个体状态。他们被归类为“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以代划分的最后一代。
体制外
改革开放不到一年,被压抑许久的精神便迫不及待地寻找释放的空间。1979年9月27日,中国美术馆东侧小花园里的铁栅栏和树上,挂满了年轻画家的新潮绘画,地上摆放着木雕。这次展览被称为“星星美展”,未经主管单位批准,艺术家自行到各大学校园张贴宣传海报,举办展览,开展两天后就被下令关停。此时,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
1980年代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的第二个启蒙时代,西方的文学和思想著作一夜之间涌进来,将自由意识、现代主义思潮和存在主义哲学等,一股脑塞进年轻人的大脑,孕育出在体制外生存的一代。摇滚乐、现当代艺术、先锋文化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文艺潮流。崇尚自我和先锋的艺术家群体,由此浮出水面。
电影冲破体制要晚于绘画和文学,客观原因是拍电影成本高昂,国家控制着电影制作权。到1980年代末,人才、经济和文艺环境的变化,为独立电影的出现创造了成熟的条件,第六代导演便在1990年凭借电影[妈妈]登场。那时,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娄烨、王小帅和路学长,先后放弃了学校分配的制片厂或电视台的工作,独立筹资拍片。
这在当时并不合法,但好过在制片厂等指标、过审查,还要论资排辈,等领导给机会。他们在新美学和新思想下养成的艺术趣味,同体制内的美学要求大相径庭,对刚刚获得国际关注的第五代导演,也颇有微词。他们想要创作更加关注个体、更具时代性和现代性的电影。
这一时期,民营经济初步发展起来,有人愿意投资电影,境外资本借着与国有制片厂合作的机会,渗透进来。张元靠朋友和企业的赞助,用了不到20万人民币拍摄处女作[妈妈](1990)。该片本来是儿童制片厂准备拍,请正在上大学的张元来做摄影师,后来制片厂决定不拍了,但张元对故事产生了感情,于是自己筹资做了导演。没有制片厂厂标,影片不合法,为了将它合法化,张元买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标,由制片厂拿去送审。
作为第一部独立制作的国产电影,[妈妈]市场反响惨淡,而国内此时也不存在任何民间评论家群体或评奖体系,能够为它摇旗呐喊。幸运的是,王家卫在北京看了该片,把拷贝带到香港,交给了影评人舒琪。后者非常喜欢,把它送到包括法国南特三大洲在内的多个电影节参展,张元一举成名。
不经主管部门同意,私自送到境外参展,自筹资金或在成名后靠境外资本创作,成了第六代的共同通道,也因此被主管部门批评、惩罚。1993年9月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官方电影代表团照会电影节主席,抗议田壮壮的[蓝风筝]和张元的[北京杂种]参赛参展。这两部影片都未经审查通过,未走法定送展程序。抗议被拒绝后,中国代表团退出了电影节。
1994年3月12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不得支持、协助张元等人拍摄影视片及后期加工的通知》,田壮壮、王小帅亦在名单之列。王小帅是因1992年完成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被禁拍。这部电影完全是创作者(导演和摄影师)自掏腰包拍摄,未经审查,未挂靠任何制片厂,因而是比[妈妈]更个人化的独立电影,故事仅仅是关于导演的朋友——画家夫妻刘小东和喻红的生活。
虽然下了禁拍令,但第六代导演靠自筹和境外资金,仍在继续拍片,然后将电影送往国外参展、上映,进入所谓的“地下”时期。稍晚完成处女作的娄烨、贾樟柯也曾上过禁拍名单。
主管部门一直试图拉拢青年导演,缓和紧张关系,第六代里的管虎、路学长、章明、张杨等人尽管也自筹资金拍片,但始终和体制保持沟通,与制片厂合作。他们的电影主题也不像其他导演那样消沉、激进。九十年代末,主管部门出台了各种政策,扶持年轻导演。张元、王小帅主动向体制靠拢,获得解禁,分别执导了通过审查的 [过年回家]和[扁担·姑娘]。
2003年,电影局与贾樟柯、娄烨、王小帅等导演约谈,标志着第六代导演集体走出地下时期。中国电影此时已完成了市场化改革,第六代导演先后从激进和极度自我的表达中走出来,尝试回到电影的叙事传统之内。
拍什么
[妈妈]在国际电影节上传出好评后,舒琪紧接着投资了张元的第二部电影[北京杂种],帮王小帅把[冬春的日子]推广到国外电影节。这两部影片都是以在京青年艺术家(摇滚歌手、画家、作家)的生活为主题,情节松散。后来有学者将它们称为新状态电影和街头现实主义,用近似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剧情片,不追求戏剧性,重点刻画都市社会里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这是第六代导 演和第五代最 突 出的分界线。后者不仅重视叙事,而且将主角放置在历史和传统中,反思民族文化,关注的是主流话语中的民族性和个体命运。第六代则甩开了历史和民族包袱,一头扎进边缘人的世界里,以艺术家、摇滚歌(乐)手、颓废青年、同性恋、性工作者、罪犯、底层劳工等为主角,呈现他们在极速变化的社会里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与体制合作的第六代导演,用相对折中的故事反映时代浪潮里,年轻人的个性和躁动。这些电影有娄烨的处女作[周末情人]、管虎的[头发乱了]、路学长的[长大成人]。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创作,第六代导演的这些早期电影,故事大多发生在都市化的北京,亚文化群体涌现,被年轻人追捧,充满理想主义的迷茫和激情。
从山西小城汾阳进京的贾樟柯,打破了第六代导演的“京味”。他从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才考上,就读文学系。彼时,娄烨、王小帅、张元都已形成固定的创作圈,跟北京文艺圈混得很熟,小他们几岁的贾樟柯完全是这个圈子的局外人。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他的电影不同于早期第六代的主流风格。毕竟,小镇青年听的是流行乐,不是摇滚乐,看的是港台电影,不是现当代艺术和文学。
1994年,贾樟柯开始筹拍自己的学生作品[小山回家]。主角王小山是个没能融入北京生活的河南农民工,和他一样的人,北京遍地都是。他想在过年回家时,找个能路上作伴的老乡,但找了几天,见了建筑工、票贩子、服务员,没有一个愿意回乡过年。这是贾樟柯镜头下的北京外地青年,一个更加边缘的失语群体。他们的生活没有充满愤怒的摇滚乐,只是随波逐流地活着,一样被困苦包围。
[小山回家]获得香港国际影片展短片竞赛单元最佳故事片奖,贾樟柯因此得到香港的投资,回到家乡汾阳,执导了处女长片[小武],开启了他的故乡三部曲系列,接连获得国际电影节认可,一跃成为第六代最杰出的代表。不过,他和章明等人,并不承认自己是所谓的第六代导演,这是后话了。
无可争议的是,贾樟柯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有别于张元、王小帅和娄烨等第六代导演早期电影里的都市青年的呓语——某种程度上是对西方电影的高度模仿。他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漂泊,融入乡愁之中,用更普世的话语记录中国,因此,迅速取代其他第六代导演,成为国际电影节新宠。
2000年以后,内地电影的市场化进一步开拓,民营和国际资本进入到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电影主管部门多次与第六代导演沟通,以使他们的创作更符合要求。他们逐渐缓和先锋叛逆的气质,与市场握手"言和"。
(原载《看电影》杂志,标题有修改)
五、如何评价由麦子导演,窦靖童唱演的在幻乐之城的作品《幻月》?
很喜欢的一个短片,看了四遍,整剧梳理一下,先图后文,建议先看一遍原片再看此文,食用效果更佳。
影片一开始, 一个猴子和黑衣人pk的游戏,打斗过后,猴子输了,GAME OVER.
我们自己就是这只猴子,游戏是我们的人生关卡。爱情、学业、情绪,等等。
对自己产生怀疑,开始寻找自己。
把衣服丢进洗衣机,结果它坏了,只有它坏了、出问题了,你才会想要去探索为什么会这样,就像生活如果是一帆风顺的话,没有人会去探索。爬进去、前行、发现越走越宽敞。
爬出来回头看,发现曾经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视野是那么渺小
现在自己身处新的世界了
来到新的世界不知所措,一点点害怕,一点点陌生,一点点胆怯
后面的黑衣人,是客观的自我,他杀死了这个脆弱的过去的自己。
游戏重新开始(在生活中面对新的问题)
熟悉的场景再次出现,又一次GAME OVER.
你又开始去找自己
经过洗衣房,曾经探索过的地方已不再是问题,就算它亮红灯,自己也可以hold 住,不再care
只是经过曾经摔倒的地方,会停下来感慨一下,以前的自己有点傻
然后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意味着在探索自我这条路上的前进
讲述《猴子捞月》的rap代表已经觉醒,有了一些人生感悟,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水中月,执着于结果是失望的,但世人无不像猴子一样,争前恐后,想捞出月亮,却忽略了捞的过程中的乐趣,本末倒置了。
再一次镜中出现了许多自己,这里其实就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和第一次进入时不同,带着经验和感悟的自己比从前更强大了
比起第一次镜中只照出自己的慌乱、紧张,这次自己的每个面都从容的存在着,代表对自己所有面的接纳
自己也比从前更从容、镇静的面对“客体我”黑衣人的审视
这次战胜了黑衣人,也就是战胜了自我
然后自己给自己鼓掌
以前的“客体我”黑衣人中大部分代表他人、世俗、外界世界的眼光和评价,就像一个黑影一样跟随着自己
这里代表通关了两件大事:
1、不再在意他人的审判
2、自己表扬自己
这是成年人应该具备的两个品质
完成了自我成长后,通过小窗回看曾经那一段黑暗岁月
这里的呈现也是我全篇最喜欢的地方,构思很巧妙,特别是窗户和推门效果的合成,很精神世界,麦子是个宝贝导演
绿色灯光下的情景更像是对那段时光的回忆,即、梦中忆
包围着自己的戴着猴子面具的人,其实就是给自己压力和伤害的人或事
比如嫉妒、冷漠、抑郁、病痛、压力、迷茫,等等等等。
他们一直缠绕着你,但没有人能帮你,最后在他们蜂拥而至、一起压向你时
你崩溃了
也重生了
他们会很奇怪,竟然这样都没有打倒你
你真的很坚强
带着这些反思和成长,你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人生远远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与应该成功
你又GAME OVER了
反思与探索再次开始
这次经过洗衣房时,已经不再驻足,径直走过
直接打开门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次内心没有了别人对自己的审判
是自己主动站在别人(观众)的角度看台上的自己
(对窦靖童是完成这次节目的挑战,对我们每个人是自己正在面对的任务)
然后发现周围人都在很认真的观看自己的表演,没有人发现自己
这告诉我们,安心去做自己的事,别人不关心你是谁,只关心你的成果如何
过程是自己
于是闭眼
继续完成表演
这次唱着歌走入人群时,他们不再像之前那么张牙舞爪(对比绿色场景
其实是自己心境变了
这里童童唱的歌很好听
歌词如下:
Don’t go
I’ll be your friend
Don’t let go
It’s almost ending
永远不要让自己走掉
痛苦和黑暗终有尽头
my love 就是自己
我的宝贝宝贝~自己就是自己的宝贝呀
最后从洗衣机中爬出来
意味着终于放下最先开始让自己思考的事
之前的探索一直是从第一次爬进洗衣机开始的
这里有点盗梦空间的感觉
也表现出了精神世界的感觉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人只有碰上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反弹回来,才能知道自己的模样
失败和挫折都是这样的反弹,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看清自己
又开始新的游戏
这次通关与否不知道,但自己的内心已经坚定
即使GAME OVER也不会到处乱跑了
而是:
这就是通关人生游戏的秘籍
坚守内心。
六、如何评价《幻乐之城》中韩雪和导演马志宇合作的唱演作品《焚心》?
最后男主抱着死去的女主大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
我还想问为什么给我看这么狗血的剧情呢!
特效很美,女主长得也美,只是这剧情真的“雷”。
七、如何评价《幻乐之城》中任素汐和导演辛爽合作的唱演作品《时光机》?
谢邀
首推!五星!
任素汐出场那八分钟
完全震撼!从头哭到尾
眼泪一直掉 很有穿透力的表演!
也一直在升华情感
《时光机》亲情和勇气 诠释的很好
一镜到底确实考验功力 很棒
辛爽 实实在在
把任素汐想表达的想诠释的
都表达出来了啊
也让她直视以及克服自己的脆弱
这个节目的质量提上去了啊!
看过的人会懂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