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三平和冯小刚谁厉害.制片有导演权力大吗?
当然是韩三平了,他是中影集团的董事长。他掌握着中国大陆电影能不能上映,能不能拍摄,他那是发行公司。冯小刚只是个导演,他只能管拍电影。
二、韩三平江湖传说?
韩三平是中影集团董事长,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是他导演的。
三、韩三平,黄建新,刘伟强三位导演为什么能担任"三业"的导演?
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是平生漫谈,下面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说明的是,所谓的“三业”几部电影本人一部也没看过,但看过这三位导演以往的部分电影作品。
在当下的大环境以及强力部门主导的社会生态下,我们在不讨论“三业”系列电影质量的情况下,三业以及类似题材毫无疑问的是主流全力推动的电影作品,个中原委我想该懂的朋友自然都会懂得。
基于上述原因,三业系列电影必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电影题材,“有识之士”都希望在这样热门题材中占有位置,留下印记,分得一杯羹,这必将造成狼多肉少,那些紧跟形势的机会人士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求得导演职位。
如果我们了解上述三位导演的职业生平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是他们三位来导演三业,而不是张艺谋,冯小刚等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韩三平,他在京城影视圈中被大家公推为韩三爷,这个三爷可不是三业哦,表面上所谓的三爷是个戏谑的称谓,但其中寓意深远,韩三平韩三爷可以说是京城影视圈乃至全国影视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大拿式人物,所以说,“三业”这样在当下环境生态中影响深远的电影怎么可能会没有他的位置。
黄建新,N多年前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导演,我记得有部著名电影《黑炮事件》就是由他执导而成,这部电影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部充满着黑色幽默,讽刺意味浓郁的电影。黄建新不但有《黑炮事件》,后来还导演过《背靠背,脸靠脸》,《站直了,别趴下》等系列作品,在这些电影中,黄建新用他独有的电影语言讲述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众多小人物为了生活而努力的故事,这些电影如果是在现在的社会生态下,是不会允许拍摄上映的,如果我们根据上述几部电影来看黄建新,大概率是不会想到他会愿意执导三业电影,但是他却执导了,并且执导的还是分量较重的《建国大业》,由此也印证了那句哲言,政治人物,艺术人物都是靠不住的,他们为了利益,是会放弃原有价值的。
刘伟强这位香港导演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熟,但是如果提到《无间道》这部电影,我想所有喜欢港片的朋友不会有人不知道,没看过,只要你喜欢港片,就必将看过《无间道》,这部电影就是刘伟强导演的得意之作。
如果以刘伟强导演以往作品来推论,他是不会有机会,也可能是不会愿意导演三业系列电影的,但是他却来了,我只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我最喜欢的香港导演杜si那部著名电影《黑社会》中的台词说,黑社会也有爱国的。
四、四川女导演
刘国权,女,1945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女演员、导演。
1983年,刘国权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劫持》,影片受到好评,发行了300多个拷贝。
1984年到1989年,导演了影片《将军的抉择》、《缓期执行》、《点点滴滴》、《招财童子》、《疯狂歌女》、《女明星秘史》等影片,多为戏剧式商业题材影片。在观众中反映较好,上座率较高。
1990年开始,刘国权致力于喜剧片的创作,拍摄了《父子老爷车》。影片以流畅、轻松、风趣的风格,记叙了一段怪异的经历,加上陈强、陈佩斯的表演,影片受到观众喜爱。之后拍摄了《喜剧明星》、《新潮姑娘》等喜剧影片。
五、韩三平有多厉害?
因为他有实力。
2007年升任中影集团董事长。2009年,获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同年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建国大业》。2014年3月正式退休 。2020年6月,在悬疑短剧集《隐秘的角落》中担任监制
韩三平从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照明工,一路做到了中国电影集团的掌门人,至2014年退休。近四十年时间,经历过中国电影辉煌的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最艰难的时期,不惜放低姿态,带领年轻导演们各处“化缘”融资,和冯小刚开创了贺岁档。
进入新千年,历经市场体制改革,带领中影以商业大片策略激活市场;《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影片,更是彰显了其在圈内的地位。
在这过程中,自然也有过争议。不过,功过是非评论尚早。毕竟,即便已退休六年,很少再在公共场合露面,但他的步伐并没有停下。
一边继续坚持着电影事业,其以监制身份参与了《749局》《古董局中局》等新片;一边在网剧领域风风火火,从《无证之罪》到《隐秘的角落》,韩三平成了品质的保证。
六、韩三平和陈凯歌的关系?
韩三平,导演,制片人,韩三平,1953年10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国制片人,导演,原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凯歌,原名陈皑鸽,男,1952年8月12日生于北京,祖藉福建长乐。他是美藉华裔著名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至今仍为惟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华的华人导演。因此韩三平和陈凯歌的关系是他们都是导演,并且俩人搭档,合作完成了电视剧建国大业。
七、韩三平的父亲是谁?
关于韩三平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说的很清楚,韩三平曾经这样评价他的父亲,韩三平自称他有浓厚的国有情结,这个恐怕就和我家庭出身有关系,韩三平的父亲就是一个农民,参加红军,打下江山,建设公有制国家”。因此,韩三平的父亲从小就教育他的是:人是组织的,家是国家的,加上他从参军到电影制片厂工作一直在 “国有”的系统内,所以,对国家有很深的情怀。
“我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只能说是我们不改革就搞不好,中国经济特别是影视国有经济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改的是它的方式,而不是改它的本质”。
韩三平认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要从统一开始,握起拳头才有力量,于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横空出世。
八、韩三平负责电影审查吗?
韩三平是中影集团的领导,当然要负责电影审查了。
九、韩三平监制电影的特点?
“首先,要让观众关注电影;其次,让观众坐下来看这部电影;再次,让观众聚精会神、心甘情愿看完这部电影。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韩三平说,有了演员阵容,电影质量不过关,观众也不会坚持看下去。只有电影本身是好看的、耐看的,观众才能够坐下来。
电影表现是电影主创团队想得比较多的问题。从欧美电影过往发展看,用电影来表现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真实人物的传记,是很常见的。其中一些电影也获得了很好的艺术和商业收获。在举了一些欧美成功影片为例后,韩三平发问:“中国如何把这样的电影作为一种类型,融入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中国电影大格局中?”紧接着自己的提问,韩三平点出了讲故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是以事件为中心而非以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创作中面临着人物形象众多、如何处理的难题。
电影涉及的工种多、工序多,成本高,只有让更多观众看,感受作品的魅力,才能收回投资、投入新的运作,才可能进入良性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你在有意义的时间节点,把有影响力和魅力的英雄形象竖立起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化和教育作用,才可能形成完整的、合乎规律的产业运作过程。”韩三平也强调,电影不是一般工业产品,它具备文化和艺术的属性,如果完全是为了赚钱去拍,最终是赚不到钱的。
发挥优势激情四溢投入创作
相比《建国大业》上映到创作《建党伟业》只有两年时间,拍完《建党伟业》后,《建军大业》有相对较长的创作过程。并且,在韩三平看来,《建军大业》是3部电影中最为适合拍摄电影的,因为它的题材具备战争、青春、动作等现成的类型特点。
韩三平具体解析了《建军大业》的两个特点。一是,与《建国大业》相比,《建军大业》中人物实际年龄都在二三十岁之间,这些人物刚好适合青年演员出演。二是,在动作方面,《建军大业》包括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等事件,冲突很尖锐、动作性很强、场面感很好。
邀请香港导演刘伟强是主创团队接受了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的建议。韩三平透露,于冬认为找香港导演拍,能把场面、动作拍得更好看,而刘伟强在拍动作片方面经验丰富。“请香港导演拍,不光是要保证动作戏出彩,还要让影片的整体结构,使你觉得和谐、浑然一体。”韩三平说,此前有了请陈可辛拍摄《中国合伙人》的成功经验,这次聘请刘伟强,也充分发挥香港导演的优势。
在这次合作中,拍什么由中国内地创作团队来负责,刘伟强主要解决怎么拍的问题。据韩三平介绍,刘伟强在研究了历史情况后非常感动,尤其是看到具有强烈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崇高理想的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一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军队,对刘伟强的冲击很大。
“当时人们创建人民军队时,面临的风险是牺牲。他们将自己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身上充满励志精神,非常崇高。”韩三平表示,参加电影演出的青年演员受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精神的强烈冲击,他在现场观看拍摄时,能感受到大家激情四溢拍摄电影的状态。
十、韩三平黄海波是谁?
黄海波(1976年11月25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中国大陆著名一线实力派男演员。黄海波在出道十年之时,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饰演的中余味被广大观众的喜爱,一举荣获诸多奖项,被赋予“经济适用男”、“国民老公”等称号。1996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艺术管理班,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