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电影人物:闵度允
闵度允也算是韩国比较知名的那种电影演员了,但我说实话对她的了解不是很多,也对她没啥感觉,只是在李采潭的作品中见识过她几次,身材不错,但长相和演技我感觉都不如李采潭老师。不过在敬业程度上而言,闵度允绝不输于李采潭,她好像是拍了四十多部那种电影,其中我找到的就有32部。
本来不想写她的,因为觉得那种电影看多了也没啥意思,有李采潭就够了,所以这几天推荐的都是比较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但点击量都比较惨淡,可能大家还是更喜欢看带颜色的吧。再加上有好友一直在求她的作品,于是决定还是做一期她的合集,但仅限于这一篇了。
而我也不打算过多的介绍她,想看的自己去看好了,我想聊一下雨天。
写这篇推文的时候正好下起了雨,我就感觉这两种不相干的事情混在一起去谈比较奇怪,但又想起不知是谁说过,下雨天适合做爱做的事,倘若用这句话去解释的话,下雨和闵度允也算是一种调情的配方。但我记忆中的雨不是这样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朝词作家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才是我打开雨天的方式,读书时在课本里学到它时就已非常喜欢,到现在年到三十,经历了些人生百态,就更加的感同身受了。雨确实是串起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状态。
我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对雨有一种矛盾的感情,我是农村的孩子,下雨在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不用去干农活了,但有些时候家里养了蚕,就必须要冒雨去采桑叶,如果不采的话,蚕就要饿肚子,如果是连绵的雨,就更加痛苦了。而在痛苦之外,雨也能带来欢乐,尤其是家里不养蚕的时候,那我就可以在搭着蚊帐的床上躺着看闲书了,那时候看鲁迅也看古龙,雨天看书的时候,痛苦的雨就变成快意的雨了。
不过,痛苦总是多过快乐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年夏天西瓜刚熟的时候下了很大的雨,一连几天的雨,下得太多了,河流都排不出去,恰好我们没有养蚕但种了很多西瓜,西瓜都被雨水给淹掉了,如果不去抢救,恐怕要全部都烂在地里,我们就全家趟着洪水去捞西瓜,又累又难过。
一直到初中时期,雨都是这样的雨。
直到我去外地读书,才把这劈头盖脸的雨都留给了父母,即便偶尔放假回家也淋不到雨了,但每次都会想,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父母应该淋了很多雨吧,这样一想眼睛就会下起雨,我每次回家都这样,包括现在也是。按道理来说孩子长大了应该得为父母遮风挡雨了,可现实是我却逃到了不一样的天空,就连雨都变了感情。
比如,到了高中,雨就成了周杰伦的歌词,变成了在晴天为心爱的姑娘刮风下雨的矫情了,雨水中充满了青春期爱情的酸腐味儿,再比如到了大学时期,雨就成了李志的歌词,在爱情之外又多了几分的郁郁不得志,一方面是困顿于理想不得伸展,远大抱负真的成了抱在怀里的遥远事情,眼睁睁的发霉发潮,另一方面是痛苦于才华有限,感慨于李志他们的能力,而我看着纷纷而下的雨,却写不出真正的好文章。
就开始慢慢的相信,或者说慢慢的开始接受,我不过是万千雨点中的一个,无法选择由哪朵云彩落下,可能下落的时候也有过选择落于何处,但在途中要么是被风吹跑偏,要么是好不容易要接近了,又被一把伞给挡下,就连终点终究也是无法选择的,所以只好安慰自己,不管来自何处又去向何方,所有的雨都会流向大海,臭水沟来的雨,名泉名湖的雨,大江大河的雨,莫不如此。
这样的雨之态度,就是蒋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达观,用现在社会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躺平。就如现在下雨时,除了点燃一支烟,在脑海中回忆一下小时候在蚊帐里躺着读的小说,大雨纷纷落下的冰冷桑田,冒雨开车约会的姑娘,还能想些什么呢?说是不想其实似乎又在雨中寻找着什么,有着说不清的期待。
期待闵度允这样的女人?这倒不是最期待的,因为琦怪可不比任何女人差。可能是期待着闪电和雷声吧,就算无法掌控命运,终归要同流合污在大海,但在不可逆转的下坠过程中,我还是想——
来人世间走这遭,就要一路火花带闪电。
雨停了,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