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昌是上世纪70年代台湾流行乐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老翁最欣赏的台湾音乐人。他的曲舒缓平实却引人入胜,他的词简单明了却引人共鸣,他传奇性的创作了千首以上的作品,其中不乏耳熟能详和极具影响力的金曲,如《往事只能回味》《秋缠》《我家在那里》《只要为你活一天》《诺言》《一帘幽梦》《我心深处》《云河》《秋诗篇篇》《雪花片片》《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在雨中》《大中华》《一串心》《扬帆》《国家》《小丑》《不一样》《独上西楼》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刘家昌,70年代台湾国语音乐将或多或少的暗淡光彩,也不会有80年代台湾本土流行乐百花齐放的盛景。由于刘家昌属于非常老派的音乐人,又是非热点性人物,国内外关于他的文章很少,且大都是泛泛而谈,年轻的朋友对他也不甚了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老翁这次尽量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刘家昌。为了使逻辑更加清楚、观感更加统一,文章分上下两篇发表,上篇主要谈刘家昌音乐事业的发展历程及70年代台湾国语歌的时代背景(音乐环境),下篇主要谈刘家昌的具体名曲及与多位娱乐圈明星的轶闻趣事(包括与邓丽君的关系)。今天发表的文章为上篇,主要分两个版块:刘家昌时代的音乐环境、刘家昌的音乐之路。(为了使观感更好,文中不插任何照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本公众号欣赏我前段时间拍摄的刘家昌原版卡带的照片)
刘家昌时代的音乐环境
刘家昌的时代定位
刘家昌6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成名,70年代渐入佳境,是台湾华语音乐史上一位承上启下式的人物。上承老国语时代曲,包括1963年开办台视《群星会》时期,下启台湾本土原创商业流行曲,包括校园民歌时期。刘家昌所处的这个时代比较朦胧,给它下定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新格唱片公司是台湾校园民歌的发祥地和前沿阵地[台湾流行乐之始,新格及其金韵奖,金韵集锦套集收藏]。在那篇文章中,笔者也没有为所谓“校园民歌”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以老翁个人的见解,音乐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即以音符为主体来表达情感,具体以什么样的节奏、编曲、录音和唱法来表现,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应该说,不论是老式时代曲还是前校园民歌时代国语歌曲,亦或是后来的商业化流行乐黄金时期歌曲,他们都是一代一代具体的“音乐灵魂”的情感外化而已。换言之,每一个时期的流行乐都是这一代音乐人情感的整体表达。
刘家昌另外一个身份是导演,从69年开始执导自己的电影,这也使他成为台湾历史上唯一一位自编自导自演自配自唱的全能制作人。那个时期,电影的宣传力度和“娱乐高度”无疑大过音乐,电影导演不论是名还是利都强过音乐人。刘家昌的尝试不管初衷如何,客观上,他成功将电影和音乐结合,并通过与海山唱片、歌林唱片的合作,培养了大批台湾第一代流行乐巨星。从这一点来说,刘家昌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70年代台湾国语歌曲创作的“四大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尤其是70年后,随着台湾本土唱片海山公司的成立与壮大,黑胶唱片的产量也逐年攀升。同时海山也网罗了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为公司加码。那时候,"新青年"虽然已经开始接触和传唱西洋歌曲,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创作风潮,市面上的国语歌曲又分为旧歌和新歌。所谓旧歌指的是年代较为久远且传唱度较高的歌曲,比如老上海歌曲、经典的民歌民谣等;新歌指的是近年来(60年代)由新兴的作曲家创作的国语流行乐。新歌的代表性人物以翁清溪(汤尼),左宏元(古月),骆明道和刘家昌最富盛名,被后人称为台湾60、70年代国语歌曲创作的“四大家”。(这种说法并不统一,有些人称为“三大家”,要么将翁清溪排除在外,要么将刘家昌排除在外)
“四大家”各有其代表性金曲,如翁清溪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左宏元的《千言万语》,骆明道的《枫叶情》等等,事实上,将刘家昌归于“四大家”多少有些牵强,因为另外三位都是刘家昌的前辈。骆明道获得金马奖最佳音乐奖时,刘家昌还未成名;翁清溪组汤尼大乐队时,刘家昌还在半工半读;左宏元更不用说了,当年刘家昌还做过他的制作助理,从左老师这里也学到不少东西。老翁之所以将刘家昌也归入“四大家”是因为刘家昌的后来居上,为华语流行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如前文所言,以自己的电影来推送大量原创歌曲,引领了新的时代风向,这一点是另外老三位无法比肩的。
刘家昌时代歌曲与80、90年代流行乐的区别
老翁认为两者的区别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商业包装由粗变精,70年代,唱片公司对歌手的包装比较浅陋,虽然很多歌手有其名号,但毕竟还是流于形式,真正对唱片产品的包装是比较欠缺的;第二是商业打歌方式的多元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当年的“老三台”,歌手要上电视打歌的难度较大,信息传播的单一化令唱片公司对电视台有较大的依赖;第三是唱片制作的分工化,在70年代,音乐的创作比较简单,也存在作曲家、教唱老师、录音老师、制作人都集中在一个到两个人身上的情况,80年代后的音乐制作更加讲究团队精神,将一项项制作程序剥离开来交由不同的专业人士,然后在制作人统一调控下进行录制。
笔者认为,以上的区别和转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在70年代,音乐虽然是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未达到鼎盛。软硬件方面的欠缺都阻碍了流行乐的发展。70年代以黑胶唱片为主要软体,在台湾,“黑胶之王”海山唱片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当时的录音水平和播放器的质量都处于起步阶段,普通民众对音乐欣赏的深度也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越来越高档的音乐器材被生产出来,在亚洲以日本为火车头,高档收录机、高档卡座、便携式播放器的产出,加上卡式录音带的改良和普及,进一步刺激了流行乐市场的扩张,也激起了人们醉心音乐的欲望。因此,笔者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音乐表现形式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因。
刘家昌的音乐之路
少年老成、坚毅独立
刘家昌1941年(一说1943,另一说1940)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童年时期正值国内动荡,先是到了香港避难,6岁时随家人移居韩国仁川,又逢战乱,可谓一波三折。为了学习中文,1962年以侨生的身份进入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就读,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毕业前夕毅然放弃学业投身艺海。事实上,在韩国生活的那段日子已经让刘家昌受到了一些艺术熏陶,在美军俱乐部从拎箱子做起,逐步发展成为了主唱。这一段段缺少家庭温暖的日子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使刘家昌养成了坚毅独立和少年老成的性格,同时也对他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脾气急躁、固执己见等等,当然,很多成功人士正是被自身的“缺点“所成就,刘家昌也不例外。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固执与坚守,“刘氏音乐”也就不能自成一派,70年代的台湾乐坛或许也会显得暗淡不少。
初出茅庐、逐渐成名
60年代初期,台湾只有一家夜总会,而里面只有一位男歌星,那就是刘家昌。几十年后,刘家昌笑谈这段经历,说自己是台湾的NO1,因为没有第二位歌手可以做对比。事实上,刘家昌这段说法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因为在同一时期,谢雷、青山等歌手也已出道,签约于60年代的本土唱片巨头丽歌唱片。刘家昌在夜总会演唱西洋歌曲的岁月不仅磨练了自己的唱功,更激发了自身创作的热情,1966年左右开始尝试音乐创作。1968年,他为琼瑶的电影《月满西楼》创作了同名歌曲,演唱者是她日后人生中最大的贵人之一的方逸华(后来成为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这首歌曲的走红让刘家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初出茅庐的他并不甘于仅以作曲家的身份行走文艺界,继而尝试执导电影,拉上好友李敖做制片人,由于李敖当年的过激言论早已得罪国民党,结果电影不但没通过审查,母带也被新闻局没收。
一鸣惊人、大放异彩
刘家昌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70年代开始,他利用小成本的文艺片逐渐打开了市场,熟练的将自己创作的音乐融入电影中进行互推,这个时期刘家昌主要与海山唱片公司合作,可谓一鸣惊人,仅是打红的电影歌曲就不计其数,如尤雅《往事只能回味》、甄妮《我家在那里》、江雷《烟雨斜阳》、邓丽君《有我就有你》、刘家昌《只要为你活一天》、翁倩玉《爱的天地》、甄妮《不是梦》、凤飞飞《雪花片片》、黄莺莺《云河》、刘家昌《梅花》等等,等等。市场的成功不仅令刘家昌名声大振,更使海山唱片脱颖而出,成为70年代名副其实的唱片业领头羊。想想看,刘家昌这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如果不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不是一个坚持坚守的人,能做得到吗?当然,刘家昌的发迹与台湾创作力量的匮乏和单一有一定的关系,两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鲜明对比,亦是偶然中的必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拜师刘家昌,演唱他的作品成为了那个时代歌手走红的良途。
事业鼎盛、续写辉煌
70年代中期开始,虽然校园民歌运动还未成形,但歌坛已经萌生了一股新兴的力量,就是所谓“唱自己的歌!”。由歌林唱片推出的金曲小姐洪小乔为标志,一些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渐渐不再排斥国语歌曲,抱起吉他自弹自唱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有创作能力的青年也开始从西洋乐取其精华,创作国语歌曲。于是,以海山唱片领头的60、70年代曲风的国语音乐受到了新兴力量的冲击,刘家昌或许敏锐的看出这一点,又或许是与海山唱片的一些矛盾,他建议凤飞飞跳槽到歌林,还将自己的新徒刘文正引荐到歌林。这一时期他为歌林公司创作了黄莺莺《云河》《我心深处》,萧丽珠《小女儿的心愿》《一帘幽梦》,刘文正《诺言》《小雨打在我身上》,凤飞飞《星语》《云儿飘过来》等金曲,77年后重心转回海山,出手不凡,打造了银霞首张个人专辑《秋诗篇篇》、费玉清《白云长在天》、陈淑桦《恋》、陈盈洁《盈盈祝福》、张俐敏《枫林小雨》、费玉清《晚安曲》等。至此,刘家昌已是桃李满天下,几乎占据了乐坛的半壁江山,这是他的鼎盛时期。
坚持创作、努力维系
70年代后期燃起的校园民歌运动的星火已逐渐燎原,连老牌龙头海山唱片也不得不跟进潮流,开创了“民谣风”与新格唱片的“金韵奖”争占市场,另一巨头歌林唱片,包括环球唱片、丽歌唱片等老牌公司则稳扎稳打,并不以创新名头来对抗,而是继续保持相对独立的音乐制作,培养新人为主。“新金曲”是歌林公司显示创新的一大招牌,丽歌唱片推出了新人翁孝良、曹俊鸿、陈复明组成的“印象合唱团”。然而市场总是那么的多变和无常,一波浪潮改变了全局。
80年代初期,正当老派国语歌曲和锋芒四射的民歌打得如火如荼之际,罗大佑和苏芮的异军突起,终止了两派之争。校园民歌万万没有想到其实它是被自己培养出来的新生代所打到。新鲜音乐人开始涌进市场,唱片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时间,乡城、飞羚、上格、飞碟、光美、滚石、金声、综一等数十家唱片公司纷纷崛起,各立山头。刘家昌传统的音乐制作模式和极具感召力的乐坛地位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不同风格的音乐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这一时期的刘家昌已然褪去了70年代的锋芒,加之“谷名伦事件”的影响,刘家昌移居美国,开始淡出歌坛,但仍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不一样》《一串心》《国家》《小丑》《扬帆》《中华民族》《在雨中》《大中华》《丝雨长巷》《珍重我的爱》《请来看看我》《我不哭》《过眼云烟》等等。
最后一搏、隐退山林
新兴唱片公司的成立、新时代音乐人的加入,打破了台湾流行音乐市场既有的格局。70年代雄霸台湾乐坛的两大公司逐渐势衰。刘家昌时代那种快手式的创作和一位音乐人包干式的制作模式被更为精化的制作理念和程序所替代。新的圈子和旧的圈子很难相容,连老东家海山唱片都被市场边缘化。80年代初期,刘家昌为林灵制作的专辑没得到很大反响,制作综一公司的新人杨林的专辑也不起风浪,自己的地盘被别人占据,肯定心有不甘,1983年他创办了欧帝威唱片公司,接连制作了学生张俐敏专辑、尤雅专辑,还制作了从民歌走出来的王海玲、潘安邦的专辑,同时也出版了自己的作品演唱专辑。遗憾的是,时代已经改变,那时的年轻人慢慢开始厌弃70年代的老派曲风和唱法。80年代中期,刘家昌也为港姐曾庆瑜,高音歌后千百惠制作专辑。80年代后期,刘家昌看到了大陆的音乐市场,可惜他为王虹、解晓东等歌手制作的专辑同样以市场的失败而告终……已知大势已去,刘家昌决定退隐江湖。虽时不时出现在媒体视野,也只是记忆中的人物了。如今年过古稀的他隐居江西龙虎山,构建了他的艺术小镇,一代音乐大师从此走进茫茫雾海……
写在最后
一方面,从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可以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刘家昌老师并感受刘家昌老师对于华语流行乐的贡献,他可以说是“台湾流行乐里程碑式的人物”,创作了无数经典的歌曲,培养了大批巨星唱将,为我们祖国的艺术百花园浇灌了许多色彩斑斓的优秀的音乐之花。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会涌现出相应的人物,不得不说,刘家昌的曲风、唱法,以及他快手鬼才式的创作模式,已经被商业化所抛弃,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情感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刘家昌的时代早已远去,如过往云烟一般,英雄垂暮,任何人概莫能外。但刘老师为华语流行乐所作的贡献是永远不能被抹杀的,也是理所应当被历史铭记的。谨以此文致敬我最欣赏的台湾音乐人,刘家昌。
老翁所有文章都是原创,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观看大量视频和数据,然后通过归纳和总结,结合自己的文字风格和逻辑结构成文,说实话,挺不容易,尤其是这篇文章,全网第一篇较为详细介绍、归纳总结刘家昌的文章,它绝不是一篇玩文字技巧和复制思想的剽窃品,当然,老翁非专业音乐科班出身,虽尽力严谨和客观,但时间仓促,能力有限,难免出现谬误和不当,也希望各位老师、读者多多包容。有需要参考借鉴的朋友可以转载,可以截取,但必须明确说明出处,也希望各位喜欢的朋友不吝点赞转发,老翁在此衷心感谢!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祝各位新老朋友元旦快乐,一切如意!谢谢。
本文转载自笔者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磁带和收录机的三维收房空间”,欢迎各位扫码关注,以了解更多流行音乐及收藏方面的知识,还有大量视频解说,谢谢各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