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苏盐城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1-10-05 21:57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论证:盐与盐城

标签: 历史 旅游 收藏 文化 盐城

《史记》记载,东南有海盐之饶,指的就是盐城。盐城,位于我国江苏省的东北部,濒临黄海,海岸线曲折绵延,因为繁荣的盐业而得名。在该市的兴起和变迁中,盐业的兴衰对其影响极为重要。(盐价值举例:1、2000多年以来:草木灰都是最重要的脱水工具,含丰富盐分的海水被草木灰多次浓缩以后,成为卤水,被引进锅炉房。2、中国人开门有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耕年代,其他6种必需品都可以自给自足,惟独盐是不得不购买的商品,中国最古老的商人,恐怕就是盐商。特别是两淮盐商,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商业资本之一,其声势之显赫,到达顶点,成为两淮盐商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两淮盐,天下咸”。两淮,即指中国著名的河流淮河的南北,盐城地处淮河以南,是重要的产盐区,生产的盐称为淮南盐。中国史书也有这样的记载:“东楚有海盐之饶”,“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盐业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和经济命脉,盐城一带是盐集中生产基地和中转集散地,盐城历史上就是盐业繁荣、经济发达的地方。谈到盐业的辉煌,就不能不使人想到一个人。2100年以前,盐城一带是皇帝刘邦的亲戚吴王刘濞的封地,刘濞靠煮盐获利,日渐富强,后拥兵叛乱,挑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由于盐城的盐产量太大,举国上下无可替代,从而奠定了盐城空前的战略地位,几乎左右朝局。《宋史》记载:北宋全国的赋税,盐利占到一半!南宋时期更占到全国总收入的83%,南宋半壁江山维持152年,经济上主要靠盐业支撑。明清两朝,两淮盐业更达到极盛,清朝嘉庆年间《两淮盐法志》记载:山海天地之藏,其有关于国计民生者,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并有两淮盐赋甲天下之说。盐城很有名气的鲍氏大楼,它被完整保存在东台县安丰一条街上,鲍氏大楼在当年是很有名气的。富安的明代古建筑群,依然保存着安徽皖南的建筑风格。无论是精致细腻的砖雕,还是正方形的天井风格,仿佛都留有盐商文化的印记。这还是一个专门为贩运淮盐而建设的大钱庄,巨大的吞吐量,再加上有水匪,已经不足以用现金来结算,由于盐商的雄厚财力以及盐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的地位,汇兑事业也迅速发展,淮南淮北生意好,安丰新添会票人。钱庄、当铺都相当发达。盐商虽然在扬州,但结算却在盐城。盐城的盐景古朴而美丽。从最原始的“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到后来连绵的“盐山”,勤劳的祖先不断改造着自然,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终年有美丽的“雪景”、袅袅的炊烟和忙碌的盐民。“串场河”上拥满熙来攘往的盐商、川流不息的盐船……农历四月初八,每逢这一日,很多村子要举行庄重的祭祀太阳神的仪式。对于盐民来说,祈祷太阳就是祈祷丰收,期盼天地间的温暖。为了表示对太阳的敬重,今天排头村组织了18支唢呐,并花钱专门从县剧团请来了歌舞班子。盐业与范仲淹盐城有片巨大的海滩叫做草堰场,它坡度平缓,河网密布,拥有梦幻一般广阔无垠的芦苇荡和大沼泽。它地势低平,海水常常倒灌,酿成灾难,当地人称为鬼沼。北宋年间,在这里做盐官的范仲淹以排山倒海的气魄,组织4万民工修了一道大海堤,把滔天的海浪挡在了外面,这条海堤今天成了204国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人,这道海堤就被命名为范公堤。在一望无际的滩地上,雄伟的堤身宛如一道海上长城,抵挡着潮水的涌入,百姓誉之为“捍海堰”。海堤建成后,随即产生效益,当年秋收丰盛,三千户流民得以定居,渔盐各业复苏兴旺。后人曾有大量诗作赞颂范仲淹的历史功绩,如“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等。盐城古代有许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运往南北。1027年,为筑堤取土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运河,因它连接“范公堤”沿岸的十几个盐场,故被称为“串场河”。悠悠“串场河”不仅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更犹如串着珍珠的彩带,将从南到北的盐韵古风、人文景观连成一脉。范公堤和串场河一衣带水,范公堤是父,串场河为母,这条古老的“母亲河”,承载并见证了盐城盐业的繁荣兴旺,记载了历史的沧桑。范公堤和串场河一衣带水,形成犄角之势,就像两把大锁,为盐城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双保险。范公堤锁住了海潮,使长期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又重建家园;而有了串场河这条沟通南北的水上动脉,水运交通更加便利,盐与其他物资的交流也更加兴旺,北宋时盐城每年产盐达到100万担,运盐船日夜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港汊,旅馆里住满了来自四海的盐商,声势浩大。盐城真的成为了一座盐城。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漂泊万里抵达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从东台县登岸,沿着串场河一路北上,惊奇地发现满地雪花般的盐,他在他的游记中由衷地赞叹东方盐城的富庶和繁荣。但是,盐城的盐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且孕育了灿烂的盐文化,尤其是盐民们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辛和团结协作的性格,凝聚成了个性鲜明的盐城精神。海浊浪翻滚,大运河涛声依旧,共同演绎着盐民煮海为盐的不朽传奇!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留下了一部盐的乐章,至今余音绕梁。祝你,事业顺心,年年囿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