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演三毛的人现在还活着吗?
还活着呢!曾经演三毛的演员叫孟智超。早年,他因在《三毛流浪记》中饰演三毛走红,长大后考入上戏成为职业演员,当初的“丑小孩”,现在也已经成家立业,生活也是十分的幸福。
《三毛流浪记》曾经是几代人的记忆,当年,孟智超也因在该剧中成功扮演荧屏“小三毛”而家喻户晓。
孟智超曾说:“我十多年没演戏因为那时候我头发掉得特别厉害,14岁因长期戴假发导致谢顶,我那时特别自卑,回绝了很多片约。后来我去做了拉皮手术和植发,整个脑袋大概缝了三百多针。我忍受这么多是因为我想回到舞台,我热爱这个舞台。” 在这之后孟志超也依旧投身了娱乐圈,虽然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像少年时期那样大火,但是一直很努力。
如今孟智超也三十几岁了 ,但是通过孟志超的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演员光鲜的外表下其实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王龙基:国产电影首个童星,第一代三毛的扮演者,如今怎么样了?
1949年的国庆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影片,《三毛流浪记》在全国公映。
这是最早的一版《三毛流浪记》,也是观众们最为熟知的一版。
由于拍摄时间比较早,整部影片都是黑白影像,不过它却是诸多“三毛”系列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影片不仅将三毛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描绘得淋漓尽致,更是反衬出了当时的黑暗 社会 对他们的凌辱和摧残,堪称影史当中不朽的经典作品之一。
而三毛的饰演者王龙基也因此闯进了大众的视野。
01
王龙基于1940年出生于四川,其父是昆仑影业当时著名的音乐家王云阶,因此王龙基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演艺圈发展了,曾参演过《艳阳天》、《新闺怨》等知名影片。
不过真正让王龙基声名远扬的却还要属三毛这个经典角色,而王龙基能够出演三毛,说来也是一场意外。
要说清这件事儿,还得从一次看热闹说起。
当时《三毛流浪记》的导演严恭正在积极寻找三毛人选,他跑了许多的学校、福利院,还登报招聘,但始终是一筹莫展,开机日期也是一拖再拖。在这种情况下,三毛却自己跳出来了。
正当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开始拍摄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只有三根头发,但是拍摄中仅仅留有三根是很不现实的事情,而且根本看不出来。
除此以外,三毛愤怒的时候头发还会全部站起来,现实中是做不出来这种效果的。三毛头上的“三根毛”,让造型工作陷入了僵局。
不过这种造型方法需要保持头上的光亮,因此造型师每天都会为王龙基剃头,剃刀在王龙基的头上不停地刮来刮去,发出吱吱的响声。
一天两天还好,到了第三天王龙基终于爆发了,跟造型师吵得不可开交。
解决了头发和鼻子的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王龙基光着脚丫、衣衫褴褛、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犹如漫画中走出来的三毛一样跃然浮现在大家眼前。
严恭激动的将试片寄给《三毛流浪记》漫画作者张乐平,张乐平看后同样激动的说:
直到某一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张乐平路过上海的一个弄堂口,他看到了一个即将熄灭的炉子,两个小孩子蜷缩着抱着炉子取暖。
凌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他俩鼓着冻红的腮帮子,仅靠一点余温取暖。等到第二天再次路过的时候,他俩已经被冻僵了。
出于这种现状的控诉,张乐平暗自下定决心要画《三毛流浪记》。
之后的拍摄过程中,张乐平常常含着泪与王龙基讲述这件事儿,而王龙基也是流着泪听。这种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了王龙基的表演当中,使得他饰演的三毛更加的形象。
王龙基来到当时流浪儿出没的地方,眼看着流浪儿争抢中推三轮车过桥讨几个钱。
眼见在刺骨的寒风下饥寒交迫的流浪儿围着熄灭的火炉取暖,看到这些,王龙基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这一幕幕活生生的形象和电影中的情节融为一体。
他对自己说,“我就是三毛,三毛就是我” 。
02
当时影片的拍摄正赶上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为了展现最真实的流浪儿的悲惨生活,王龙基始终穿着极少 极破旧的衣服,甚至要光着脚,这对于一位九岁的孩子无疑是一种挑战。
但他没有退缩,也没有闹性子,在大人们穿着棉鞋都跺脚的时候,王龙基依旧光着脚。
然而不怕苦、不怕累的王龙基却对戏中的一辆垃圾车印象深刻。
当时有一幕需要王龙基从垃圾车中钻出来的戏,因为王龙基需要提前进入到垃圾车当中。那个车并不是道具车,而是实实在在用了很久的垃圾车,边缘有几公分厚的脏东西,味道很大。
在影片中,不少人都对三毛拾金不昧的一个场景印象深刻。
当时三毛捡到钱后主动还了回去,那个人却对三毛大打出手。当时这名演员是临时的,而导演又要求一定要真实,因此他下手十分重。“那个巴掌打得我直接眼冒金星,直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03
1949年10月1日,电影《三毛流浪记》如期上映,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身为主演的王龙基在宣传的时候一出场影迷们就疯狂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抢去王龙基的帽子想要看看他的三根毛。
而且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王龙基都会说“ 我是王龙基,演的小三毛,请大家把爱三毛的心去帮助马路上流浪的真的三毛,谢谢大家 ”。
彼时,王龙基算是红遍了大江南北,被大家称为“ 昆仑影业的天才童星 ”。
王龙基更是在宋庆龄的带领下举行救助流浪儿童的慈善义演,在南京等地达到了今天追星族般的热烈欢迎。而后,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去北京会见周恩来。
周恩来也夸王龙基说“他演的生动啊,真是个有灵性的孩子”。王龙基也因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小影星。
随着越来越多影片的邀约,王龙基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轨迹也和别的孩子大相径庭,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这时,父亲王云阶的一番话,让王龙基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王云阶对王龙基说,“ 你的学习影响太多了,你做什么都可以,但是要有文化 ”。
同时举例子称没有文化就像在沙漠中建造房子,房子再华丽又如何,风一吹就会倒。
自此,王龙基又将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面。
1957年,王龙基初中毕业,继续读高中,而后进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电影文学系。毕业后,王龙基在福州军区政治部文团担任创作员。
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想要继续圆自己的演艺梦,却不曾想梦想的大门突然对他关闭了。
1969年,践行地方政策,文艺工作者纷纷投入工厂的怀抱,王龙基也不例外,进入到上海无线电厂工作。
就这样,一个原本只会演戏、写字的人冒着金属中毒的风险,戴着手套、穿着长筒套鞋全副武装地站了上去。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龙基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由于年幼时不一样的经历,让王龙基在工作时思维不会被局限,敢于创新。
然后,命运再次对他开了一个玩笑。
04
一次实验中的意外,让王龙基的手、脸以及身上多处被烫伤。原本一心想着进入文艺圈的王龙基没有想到,进入印制电路行业后,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他开始一步步习惯,与自己进行妥协。
努力终会获得回报,1981年,国家推举人才前往日本学习新技术,王龙基有幸被选中了。在日本,他积极学习新技术。到最后,日本管理着挽留王龙基希望他留下来发展,王龙基说,“谢谢,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