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在周星驰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的现象级喜剧演员?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8-05 20:02   点击:2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因为周星驰本身是个喜剧多面手,导演、编剧、演员,三者样样都行。

在这其中,编剧是他最弱的一个环节,其余两样都做到了顶级水准。

因为周星驰从《黑白僵尸》(tvb的一个单元剧)就已经擅长于情景剧范围内的编排,及笑点的设计。单纯的把他理解为喜剧演员,是永远不可能明白为什么周星驰为何如此成功。

而他编剧受限于文化水平,以及信息茧房,所以一般是擅长于框架的建立及喜剧桥段的设计,但这两样不能构成一部100分钟的电影。所以他早期的电影一般都是找几个人一起编剧,有的甚至是自己不参与大框架,只进行现场改动。也是周星驰最高产的时代。

但即便如此,周星驰还是算得上中国喜剧创作者里最有大师风采的人,虽然有人要跟我说陈佩斯,但起码在电影上,远不如周星驰。话剧、小品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喜剧影视的讨论范畴,而且绝大部分人其实也没看过陈佩斯的话剧(没办法,不出DVD)。

与其说周星驰是“现象级喜剧演员”,不如说是“现象级喜剧作者”。

很多人把周星驰的导演之路无限的延后,认为他是在《喜剧之王》时期才开始自己导演,给了大家一种“逐渐走下坡路”的感觉。

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一下从《赌圣》开始,周星驰所有的喜剧作品,你会发现,只有两个半导演,是真的能掌控周星驰老实做喜剧演员的。

一个是杜琪峰,所以第二部《济公》就闹翻了。

一个是刘镇伟,周星驰一直非常尊重这个令自己破了票房记录的长者,直到《功夫》时期依旧找刘镇伟给自己做监制。

半个是王晶。因为早期周星驰其实对王晶还算尊重,但大概合作到《神龙教》以后,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直到《百变星君》、《千王之王2000》,其实已经变成了周星驰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而王晶乐见其成,懒得理他的中国式离婚关系。

其余的周星驰喜剧,哪怕挂名不是周星驰做导演,也大多是周星驰出了最大的力气在现场做调度。比如李修贤拍周星驰的《龙的传人》,根本就不是你想换个人一样能演的电影,李修贤懂喜剧吗?但一样署名是导演。

只不过有些戏,如《算死草》、《行运一条龙》,周星驰当时正值瓶颈期(人到中年,还未往动作喜剧转型),已经到了不愿意去管的地步,所以只能演好自己那部分,以至于评价不佳。

包括最出名的《唐伯虎点秋香》,说是李力持做导演,其实就是周星驰一个人占据了编导工作的核心位置。

对此,与周星驰常年不和的王晶,也曾在自传里这样说:

由於这一次的经验,我希望短期内不再跟周星驰合作,故此九三年向华胜先生想开拍我跟他建议了一年的《唐伯虎点秋香》,我就推辞了导演的职位,后来向先生再找《逃学威龙》与《武状元苏乞儿》跟他合作不错的陈嘉上,但陈嘉上也推了,最后导演的位置定为李力持。
那是一九九三年,片子出来颇受欢迎,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真正的掌舵人是周星驰而非李力持,后来我用过李力持拍《整蛊王》及《爱你爱到杀死你》,也表现平平,更肯定我的看法。

(注:其中的“这一次经验”,源于周星驰跟王晶约好要拍《少年李小龙》,但临时飞起王晶,自己收了嘉禾八百万拍《武状元苏乞儿》)

许多想超越周星驰的演员,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会编导,对喜剧的理解力还停留在耍怪态上面。

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对喜剧的理解力低,所以抓不准周星驰成功的法门,所以才模仿失败。

相当于你以为电脑是用来做计算器的,结果自己发明了一个微缩版计算器,想要碰瓷电脑,却被顾客活活打死。

因为你不懂电脑的原理,误以为“由于电脑可以拿来做计算器,所以我发明一个计算器就可以取代它”。葛民辉、张家辉等人,基本都是这么死的。张家辉那么好演技,如果不是后来中年转型,估计现在已经听不到这名字了。

周星驰喜剧的核心,其实在于“搭配”。一般的传统喜剧善于塑造“上下把”角色(类似于捧哏、逗哏),而周星驰有一种先天的喜剧嗅觉,我想也是他当年长期在儿童节目里出现,导致以智力碾压小朋友,而形成的无形中的优越感,开创出了一种“万物皆可下把”的疯狂演法。

这个疯狂指的是内在,而不是外在的夸张。它的核心其实是在于“除了周星驰本人,其余角色都会以想象不到的丑态来出现在观众眼前”,而周星驰则可以用自己超级的演技,极其无辜或极其反讽的,将这种蹂躏的快感表现在银幕上。

所以我一向反对将吴孟达与周星驰捆绑起来,因为吴孟达本身是很好的演员,但与周星驰绝不是等价的。事实证明,没有周星驰的吴孟达,没有特别出彩的喜剧经典作品。而没有吴孟达的周星驰,则一样能拍出《国产凌凌漆》、《家有喜事》、《神龙教》、《唐伯虎点秋香》、《大内密探零零发》、《功夫》。

因此也不用去计较为什么周星驰之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级演员,因为他的导演能力,尤其是喜剧设计能力,永远都是强于99%喜剧编剧的,之后才是他怎么演的问题。当然,也因为年纪大了,导致与年轻人生活认知过于脱节,加上以内地市场为基准创作,对他来说其实等于“从右手用筷子改为左手”,种种掣肘下,做导演做的越来越不令人满意。所以才被误解为是个“好演员”,而非“好导演”。实际并非这样。

全文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