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谁知道第七界荷花杯舞蹈比赛的获奖名单?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9-04 22:49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谁知道第七界荷花杯舞蹈比赛的获奖名单?

贵州舞蹈《古道行》、《猎恋》分别获群舞组作品金奖与单双三人舞组表演金奖。

其他获奖的作品有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独舞《闲鹤》获单双三人舞组金奖、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选送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获群舞组作品金奖。

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选送的《纳曼祈勒》获单双三人舞组表演金奖、由东方路桥·蒙古风情园艺术团选送的《大漠驼影》获群舞组编导金奖、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东归兄弟》获群舞组表演金奖。

二、牛背摇篮属于哪类舞蹈形态

牛背摇篮属于作品形态类舞蹈形态。

牛背摇篮,藏族三人舞。1997年首演于北京。编导苏自红、色尕,演员隋俊波、崔涛、万马尖措。舞蹈以西藏“卓”的舞蹈语汇为基础,表现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及其独特的生存状态、生活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品中男舞者的手臂为牛角,前屈的上身为牛背。一身红色藏袍的小姑娘在牛背上盘坐、侧卧,并伴着摇的动律,展现雪域藏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1998年获首届“荷花奖”作品银奖。

藏族舞的特点

藏族人民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身临特殊的生存环境,他们具有纯朴、憨厚、勇猛等优秀品质。藏族同胞的服饰也极具地域特色,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藏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边顺”的美。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民俗活动以及民族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自由活泼的舞蹈风格,其中膝部的颤动、脚下的跺踏和腰、跨动作的结合是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

三、谁能给我讲讲芭蕾舞的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而在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做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相互竞争,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那时的芭蕾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由王公贵族在各种宫廷庆祝活动和宴会上亲自表演,因此也叫“席间芭蕾”。1489年,米兰公爵的婚礼上演出的《宴会芭蕾》就是他的代表。与此同时宫廷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舞蹈大师。

15世纪末法兰西国王理查八世率军来到意大利时惊喜地发现了这种优美、豪华的“席间芭蕾”,于是法国人将芭蕾艺术连同意大利的艺术家一起“引进”到了法国,1581年法国王后路易丝的妹妹的婚庆上演出的《皇后喜剧芭蕾》是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此剧由意大利音乐家和舞蹈教师贝尔焦约索(15??――1587)后改名“博洛耶”编导的。芭蕾舞在17世纪成为了法国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酷爱芭蕾,并亲自参加演出,特别是“太阳国王”路易十四对芭蕾的喜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并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并形成了新的芭蕾形式“幕间芭蕾”。1661年他下旨创办了芭蕾史的第一所舞蹈学府――――皇家舞蹈学院,开始对舞蹈训练进行规范化的研究整理工作。芭蕾舞的脚的5位及其手位都是那时确定下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17世纪后半叶芭蕾艺术走出宫廷,登上了舞台,开始成为剧场艺术。于是首批专业芭蕾舞演员也应运而生了。但那时的女主角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直到1681年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吕利的《爱情的胜利》中,芭蕾舞女演员才首次登台亮相,而扮演女主角的拉・芳登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芭蕾演员(Ballerina)。而后慢慢的便出现了我们所现在见到的女演员所穿的“足尖鞋”.

法语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文 bal-lo,原只有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的意思,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芭蕾史上称之为宫廷芭蕾。它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职的宫廷舞师设计,国王和贵族大臣担任演员,女角色也由男子扮演,演员戴有皮制面具,故又称假面芭蕾。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立巴黎皇家舞蹈学院,大大促进了芭蕾的发展。此前宫廷芭蕾是在皇宫中央大厅表演,宫廷显贵和贵妇环绕在大厅周围观看。17世纪70年代的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这使演出场地和观众角度发生了变化,舞蹈技术、审美观点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演员要面向观众,故而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因此而确定了脚的 5个基本形态和位置,这成为芭蕾技术发展的基础。专业演员这时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王公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演员也开始出现。芭蕾已从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变为剧场表演艺术。一直到18世纪中叶,芭蕾的演出一般是加在歌剧中的场面,是比较单纯的表演,被史学家称为歌唱芭蕾。J.-G.诺韦尔在1760年发表的《舞蹈与舞蹈书信集》首次提出“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芭蕾不只是形体的技巧,应该是戏剧表演和思想感情交流的手段。这一理论推动了芭蕾的全面改革,芭蕾在内容、题材、音乐、结构形式和服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一种独立的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台艺术。这使芭蕾能完整地表现戏剧作品,塑造人物形象。19世纪后期,芭蕾已出现交响化的发展倾向,20世纪现代舞发展起来之后,受其影响,芭蕾中也涌现出大量表现情绪、哲理或解释音乐的作品。

芭蕾发展史上,有两种主要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它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其内容,这导致追求高超的技巧和场面的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观点占统治地位。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芭蕾是“ 戏剧性舞蹈 ”,它始于诺韦尔。这种观点认为,“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为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和舞蹈片断都得取消”,舞剧“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有主导作用。20世纪以来,在不断涌现优秀的戏剧性芭蕾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注重形式美的无情节芭蕾。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与多样化,这两类作品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在各种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芭蕾的风格日益多样化,各类作品日益丰富多采。

一部芭蕾作品,首先要求编导根据剧本(也可能是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或舞蹈的结构,再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编导的构思和演员的表演应深刻反映剧本(诗、音乐)的思想和感情。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汇--芭蕾的技术技巧,以及运用它们表现特定内容的能力。编导应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和意图。此外,编导和演员应与作曲、美术设计通力合作,使舞蹈、音乐、美术有机融合,实现整体艺术效果。芭蕾中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编导通过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民间舞)、现代舞等形式编排上述各种舞蹈可以编出多幕芭蕾、独幕芭蕾或芭蕾小品。

芭蕾(Ballet)一词,源自意大利文Ballare,意思就是跳舞,专指“足尖舞”,是欧洲古典舞蹈的一种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常以这种舞蹈来叙述表演故事,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演出形式。1772年,查理・狄德罗(CharlesDidelot)在法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芭蕾系用跳舞解释行动……特别要求剧场性的赏心悦目……”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18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19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400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