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事电视编导行业,有哪些专业性书籍可以参考?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9-11 21:06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这是2013年做的读书笔记,今天找出来,仔细阅读后再次汗颜,在2014到2018快速发展的综艺大军中,我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媒体人的初心。这次发布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检视,感恩老天给我按下了这个暂停键,让我有了反省自己的机会。

陈虻,是每一个电视从业者都应该膜拜的大神级人物,送给每一个愿意走上媒体道路的小伙伴。


1,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1)第一,通过我们的栏目要填补中国电视的空白;第二,要推动中国的新闻改革。

(2)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动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3)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你不改变这个过程就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4)努力不是成功的根本。想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但成功的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倘若你努力,但你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重要的是观念。而认识观念、改变观念完全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5)我觉得人要有两方面的能力,我们一般来说更注重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与知识相比,有一个更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思维方式,包括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你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应该比知识更重要。大学四年的学习,教给了我怎样从已知推导出未知,教给了我怎样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工作。这些东西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我的血液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处在什么职位,它都会打上烙印,无法抹去。

(6)人一生要学会经常往回看—为什么呢?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点往终点看,上了小学琢磨着上个好中学,上完中学,琢磨着考个好大学,考完大学再找个好工作。价值观都是单向的。我觉得必须再添一个往回看的坐标。

你想啊,到了你临死的时候,什么哪个台长、哪个领导说你了,什么哪个片子没做好了,这些可能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呢?每个人也许都不一样,可能是你年轻时喜欢一个姑娘,你特喜欢,但一直没追上…也可能追上了,这都没关系,反正是特个人特情感的东西。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到那个时候就不起作用了…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这么一个坐标,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待事情上的价值观就会不一样,这个社会也可能就会变得有点不一样。


2,《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1)做人和做饭,我以为做人更紧要一些。这个节目既然叫服务性节目,沿着服务的思想去想,它能不能服务于人的思想,能不能提高人文教养水平呢?

(2)生活的主体是人,作为人的总体构成主要是普通人,而不是名人、伟人。

(3)我很反感媒体人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来向公众标靶自己的辛苦,我认为干什么都不容易,选择了一种工作,实际上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4)创造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而创造又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过程。所以要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同时需要两种极具反差的品格——灵异奔放和老老实实。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团队同样是这样。

(5)因为热爱我们选择的这种职业。选择了这种职业,也就选择了这种生活。


3,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1)电视纪录片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

(2)电视纪录片观众是没有做到理性到场,没有做好这种接受深刻的心理准备。所以,电视纪录片需要戏剧性的东西,它就需要更刺激的、更直观的、更有悬念的这样的东西,来通过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

电视的观赏状态决定了节目的构成。而这个节目的构成,我认为电视纪录片需要商业化的元素。电视首先是在家里摆放的,人们生活娱乐的工具,它是不花钱的,随便看的,想看什么看什么的,这样决定了它是高端技术、低端产品,大众消费的。

(3)纪录片介入的方式和新闻介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不说舆论环境的问题。咱就说抽象的,在真空模式里讨论。新闻的介入可能更希望的是把时间是怎么发生的,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回事说清楚。而纪录片的介入,可能需要创作者本身对这个事件有个人的思想或者理念。总之,他对待这个事件,不再是简单的传播,而应该有对事件的认识,有一种思考。这样的东西就可以称之为非新闻化的,而是记录化的。

(4)一个纪录片创作者,他在拍摄现场的时候,是全情投入的,他希望用他的全心全意的关注,能够不漏掉他认为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发生,这就是纪录片的一种魅力,纪录片的难度和价值,其实也体现在这儿。在国际纪录片比赛中,其中有一个指标,就是他的拍摄难度,非常难以获得这样的影像,而他获得了,这本身就是他获奖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所以纪录片确实是非常考验人的,它不仅考验着人的体力,同时也考验着人的一种精神。我经常和一些朋友说,其实拍纪录片的人,多少带有一点宗教色彩,他好像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5)纪录片最终的结果是和社会发生关联。所以它的运作必须有这种思维,否则不可能和观众找到关系。中国纪录片面临的挑战,不光是技术上的挑战,还包括创作者对社会关注能力的挑战,即我们选择什么、关注什么。

(6)当你过于进入、过于热衷于一个东西时,你就需要放弃这个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也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现在中国的纪录片恰恰需要跳出去,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加以审视;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个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强加了你许多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件本身。《太极》里说,太想练成的人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太极。你必须保持一种状态,才能得到一种真传。按照西方的美学表述就是,距离产生美,必须要有一定距离,贴的太近反而什么也看不见。

(7)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目前的困惑表面是形式的问题、题材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是本源,内容大于一切。避开敏感是一种需要、但是绝不是它的本质。

所谓的模式节目也都是一样,必须要找到节目创作的本源,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

(8)李伦说:观众认知真实的基础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距离的表达。该如何解释?拍摄者介入深度,画面呈现会相对丰富一些?拍摄者该如何看到被拍摄者。类似于提问。

(9)作品化的含义首先是作品的思想性,没有思想性的东西,就是一个及时报道的东西,谈不上是作品。作品之所以是作品,就是它有主观的、创作者的思考、思想情感在里面,它才能叫作品。所以你必须要找有社会含量的题材,有思想含量的题材,你才能去表达。报道形态的东西,你就无法表达,你只能表达你报道及时、报道充分、报道准确。

(10)形式为内容服务。

(11)支撑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形式有三类:

一类是新闻,标志着一个台的政治立场;一类是娱乐性节目,标志着一个台的经济运作水平;一类是纪录片,标志着一个台的文化艺术水平。


4,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1)制片人对栏目管理必须抓住的四个环节:

第一,被全员接受的企业文化—节目理念。

第二,科学客观的人才和节目评判机制。

第三,合理的分配制度,把干和不干、干好干坏拉开差距加以区分。

第四,有效的业务培训和再教育。

2)塑其行易,塑其心难,所以"万法归心",心正则权正,出于我心,归咎公心。

3)实际上我们对精神产品的管理,更重要的不是对行为的约束,是对他的情感和心理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只有他自身具有了一种强烈的欲望,进入思想的状态,才能真正开始思考,不是你要他怎么思考他就怎么思考的。

4)节目的管理首先从人本身开始,对人本身的管理既是一种行为的约束,也是一种对情操、人品、人格的训练,才能够保持团队本身的质量。

我觉得第一就是人品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是靠我做人的一种人生态度,来决定我的分寸。这种分寸,根本不是说用方法来控制,而是用人格来控制。

尊重,始终贯穿在我与人的相处关系中,当然也是我管理中一脉相承的东西。

5)我认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善和恶的两面,不是哪个人绝对的好,哪个人绝对的坏,关键是他呈现出好和不好的时候,看你用什么环境激发他,用什么方式对待他。当大家都去抢一个东西是,某个人也会去抢;大家都谦让,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只要你尊重他、信任他,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主动地做到值得你尊重、值得你信任。

6)人必须自尊,人必须爱自己才能学会去爱别人,你信任他就是帮助他去爱。所以我的理念是,在不信任你之前,信任你。

7)我更在意你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和接受新信息的方法。这是一个人的价值。

一般来说我们注重知识的积累,而与知识相比,有一个更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思维方法。我所说的思维方法,包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应该比知识更重要。

在意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接受信息的方法。这是一个人的价值。

记者不是学者,也不可能是全才,或者说,一个好记者不在于他知道吗,不在于他会背多少唐诗,而在于他知道一个新概念需要多长时间,他能在多长时间内掌握运用。

8)一个团队的管理必须有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是说把他招进来你就用他,你不培养他,优秀的人才是不会来的,越优秀的人才越对未来有考虑。

他是否加入这个团队,取决于他在这个团队中能够学到东西,他能和这个团队一起提高,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作积累。而这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你必须去营造,你必须去追求这样的团队氛围。你没有这个追求,你就不会有人才,或者人才也会利用你。你把他吃干榨净,他也把你的钱该拐骗的都拐骗走。

9)永远把你的思想、经验和精力贡献给新来的以及水平最差的同志。

10)管理的目的是达到自我管理。

11)大道无术。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首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学什么与人斗的方法。

12)我们相互给予的可能就是一种技术的提高,一种意识和观念的转变,这样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一个基础,这是我和编导之间可以相互给予的东西。

13)出色的制片人应有共同的品质特征:正直、真诚、智慧,他们应当具备带领一个栏目一个集体“天天向上”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


5,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1)他写下的创作宗旨是表达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要用真切和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

2)"我也是这么想的",有什么错?人家不就接一下茬儿吗?你陈虻干嘛那么不饶人?为什么不饶人,就因为他接受信息的方式是错误的,并不是因为他不尊重我,而是因为他在听我说话的时候,老在寻找我的信息和他的信息相同的部分,而不是寻找我的信息和他的信息不同的部分。但是,他只有寻找到跟我的信息不同的那一部分,他才会真正有变化。他总是寻找相同的那部分,只能通过我来印证他是对的。一个人天天都这么听别人说话,他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因此你不能用排斥的方式来接受我的信息。就是说我给你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你不是在想这个道理本身,你在想,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事有我的道理的,是有我的原因的。所以你永远领悟不了我给你说的东西,这就是排斥。排斥并不是对我的不尊重,不是咱俩之间的关系,是你在社会生活中,你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所以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听人说话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对事不对人,你千万别觉得这是丢人,你要在这儿工作,就要养成这样一个心理,就是说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为了你有变化,而不是为了把你说得不是一个人似的。你应该适应这种文化。

3)审片的四层次:主题、结构、细节、节奏

第一,看主题,看一个主题有无错误,有没有意义;第二,审结构,有了一个主题,看你用什么方式结构,结构过程中的每个段落,都承载着逻辑功能,是不是每个段落都实现了这个逻辑功能观察;第三,观察细节的表达;第四,检查节奏。

4)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点亮,那需要纯真的力量。


6,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主持人、教练)

1)教练永远身处第一线。教练不是理论家,但他要有自己制胜的战术,并能清晰、准确地下达给每一个队员,形成统一的打法。而训练时教练得天天盯着练,队员跑外圈,教练跑里圈;比赛中,抬脚射门的是球星,教练坐在场外得喊得嚷嚷。所以教练永远身处第一线,他和队员在感情上、思想上应该有最直接的交流,他们之间形成的管理关系,不能是主任与下属、老板与雇员的那种模式。不仅要像蜡烛,更要像火柴。不仅自己闪亮,更要点燃别人。真诚、无私、指挥的点拨,乃至系统、严格、精准的训练。

2)未来电视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一定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

3)主持人概念:首先要有辨析能力,能够听清楚对方说的关键所在,能够听出对方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所以他的倾听能力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他要把他想问的问题能够很快地、准确地传递出去,并且他的知识背景又很强。他知道这件事还会涉及什么,然后主动发问,挑起新的话题。

形象,有特点!

4)好的主持人要有思维个性。我认为好的主持人与差的主持人,或者说能够成为大腕的主持人与平庸的主持人最大的差异,是思维的个性,是他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反映。崔永元,幽默。白岩松,擅长总结。他们的思维个性能说出你想不到的事情。

5)一个栏目的特点,不仅是语言上的特点,更本质的东西是看待事情一贯的态度、立场和方法。

一个栏目的特征是制片人和主持人思维个性的融合。

6)当他去说新闻的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的概念:我怎么看待这条新闻、我知道什么 我会告诉你什么、我认为什么是重要的。本质上应该体现出一个新闻个性化的态度,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对于一个事物有态度、有观点、有判断、有好奇心的这样一个角色。

7)传媒工作所为何来:让不知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见者表达,让争论者自由。

8)做节目要学会放空自己,去感受。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超越自己是最难的。

9)训练主持人、记者、编导时,很强调面对一个题材时的直觉,也很珍惜每一个人的最原始的初衷顾虑。紧紧抓住那种感觉,抓住吸引你的那个东西,不断地追问。它往往是最珍贵的,他是不骗人的。

10)审片的时候把自己当观众,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问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看。同样,选题,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11)生活中的很多感受,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耳边,或者与我们擦身而过。但是我们缺乏对它的追问,而缺乏这种追问就丧失了进入深刻的可能性,就会变得落入俗套。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对个性的东西,缺乏不断追问的欲望和思维习惯。其实我们本身就具备认识深刻的一种潜能,只是我们缺乏在这个方面的一种欲望。

12)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感受,你那种感受要准确,要真实,你要尊重你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磨炼、契而不舍才能够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一个过程。实际上超越自己是最难的。

13)女子速滑队教练 李琰:

(1)心疼是父母的事。我要的就是让他逼近极限。

(2)我绝不让你犯任何一个错误,来浪费你的生命。

(3)对运动员业务能力的判断,尤其是弱点,非常精准,准确到刺进她心里无人可知之处。

(4)有一种天分,能够观察到别人的问题并且提出改善方法。这就是教练的能力。

(5)应该人得到人的赞许、依赖、照顾都很正常,但得到一种直指灵魂的面对——一种对你的弱点毫不含糊的直视和洞察,这不会多。

(6)成熟的人就是能承受一切。


7,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 尊重影像规律、视觉词汇、视觉解读能力

1)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什么是电视?足球直播本身就是。

3)叙事影像有三个功能,或者说三种境界:叙事、抒情、思想。

第一,最基本的叙事功能。要求能把事说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运用自如。摄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关系,空间关系,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心里、情感的关系,它在表达关系,它在照应出各种各样的关系来,都交代清楚了,叙事这个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第二,一个影像可以是抒情的,它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镜头机位的取舍,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能够通过影像来传递,寄予了一种同情,或者寄予了一种理解,或者寄予了一种批判,总之有一种情绪、情感在里面。

第三,镜头不仅能够叙事,镜头里不仅有情感,镜头里还有思想。

4)在影像创作的这个过程,视觉词汇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不是继承,是新的词汇,新的构图和新的运动,来体现你对事物的一种表达。

5)视觉词汇:研究生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国家昌盛就是火箭升天等固定语汇。

同样的场景,表达不同的心境,他的视觉词汇可以是全新的。

6)在全局战略上是编导说了算,在局部战场上就是摄像说了算。

在拍不拍这场戏上,编导说了算,这场戏已经开拍了,是摄像说了算。也就是说,在整体的全局战略上市编导说了算,在局部战场上就是摄像说了算。要拍这场戏,编导要做出一个判断,决定拍。坐下来和摄像开始谈判了,拍谁,怎么拍,这完全由摄像在创作。他知道编导的意图,根据编导的意图自己再创作。编导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他也在观察,他觉得摄像没有看见的,他会用手势告诉他,这边还有一个什么东西。而摄像所处的状态,一定是一个绝对的创作状态。

7)编导和摄像的默契:编导站在摄像的右侧,摄像站在左侧。摄像用取景框看前方,用左眼观察左侧的变化,编导观察他右侧的变化。

8)影像风格是由景别和长度决定的。剪片子实际上就是在剪景别、剪长度。

9)视觉解读能力是要训练的,你必须经历精读和泛读这个过程。


8,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的主体

1)我们搞影像的人在寻找新的影像符号去表达真实,但是发现每一个真实的后面还有一个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一种真实。——云上的日子

2)真实是无干扰的记录,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3)当只有摄像机像身边的空气一样存在的时候,你才能够拍摄到最真切的画面。怎样去突破拍摄对象对摄影机的注意,或者说怎样让拍摄对象不回避摄像机的存在,继续真实的生活状态?拍摄对象的控制。

首先,编导和拍摄对象融为一体。其次,尽量减少拍摄动作在摄像面前反复出现。

4)摆拍一个镜头,就失去被拍摄者正常生活的真实状态。

5)一个摆拍镜头,就会破坏拍摄对象在摄影机前心的心态。在你面前,他就不会真实地生活了。


9.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1)问题:做电视新闻究竟应该论证的表述还是展示性的表述?也就是说我们究竟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深刻,表达自己的态度,还是要我们弄清楚事实,通过揭示事实的真相对事实做出判断?

(2)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

(3)自我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胜于他人枯燥乏味的说教。

(4)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5)你老想改变生活的发生,并不是想尊重生活的发生,你就是伪纪实。

如果你的兴趣不在于论证什么,而在于去了解生活中的一切发生,关注这个事件本身,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它的细节是怎样的,它的过程是怎样的,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是怎样的,当你对于这个事实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做进一步研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眼前出现的每一个题材都是值得拍摄的,都有新意。

(6)事实判断而非态度判断应该是我们认识的底线。

(7)从注重对结论的表达转向对过程的表达。

(8)现代信息传递往往是通过对过程的描述,让人们得到更多的复合信息,让你得到更丰富的结论,更个性化的结论,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你,这是现代传播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感觉我们辜负了陈虻老师的期望)


10,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

1. 深刻不是耍大胆,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2. 认识深刻。表达深刻。包装深刻。

3. 真正深刻的表达,实际上应该依靠结构的力量,而不是单一依靠语言的力量。这种结构是如何去建构这个片子中的相关人物、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呈现出一种深刻。要寻找复杂的、有张力的、用丰富社会内涵的关系去表现,去结构。//结构的力量是可以改变这个故事深刻程度的,是可以改变这个故事走向的,是可以改变你要揭示的问题的。//你不是要说出某些危言耸听的话,而是更多地去思考与这个事件相关的、同它发生关系的一些存在。其实一个人孤立的存在是不深刻的,当他和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从他的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的话,这就是深刻所在。

4. 我们不是在记录发生,我们是在努力地表达它为什么发生,通过它的发生来寻找它为什么发生。深刻往往是这样开始的。

5. 我们自己把人和事讲深入了,观众就会觉得我们深刻了。一深入就深刻。

6. 利用结构的力量深化主题。寻找这种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去刻画这个人物,这些信息与陈述就是背景,我们要回答这个人物的背景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生活。

7. 结构就是如何选择配角。

8. 结构的力量就是人物的选择,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如何选择这部片子的配角。也就是说有意识的把谁和谁拍进来,把谁和谁放弃掉,你怎样去选择这个片子里的相关人物。

9. 陈虻说:建立起这样一个结构,找到了不同层面的配角,让他们出出进进,所表达的就不再是猎奇、八卦、窥私,不再是我们担心的那些具有风险的东西。于是曾经被禁播过的题材,现在安全播出了。

10. 结论是简单的,关系是复杂的。其实我们是通过这种发生,这种发生中的一些关系,关系当中的一些处理,来呈现一个比结论更重要的队社会问题的思考。

11. 一个创作者怎样变得成熟?陈虻经常挂在嘴边的叮嘱:你的视角有多宽,你观察一个事物的深度就有多深。当你的思维打开的时候,你就走向成熟。而任何事物只有当你去考虑它的复杂关系时,你的思维才会真正打开,而且一定要全线打开。往前面走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左右看,找到所有的相关者。

12. 实际上你要用纪录影像、用故事的方式去表现一个人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确定这个人物他跟谁发生关系,我通过什么样的一组关系,去呈现这个人物。

13. 如果我们拍摄生活中的一些凡人小事,那个结论可能根本就不重要,甚至很多大事的结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的关系,人物的关系,这些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14. 利用结构的力量加大背景,结构其实就是信息组合。

15. 利用结构的力量深化主题,寻找这种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去刻画这个人物,信息和陈述就是背景,我们要回答这个人物的背景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生活。加大对背景信息的组合,来深化新闻事件的主题。

16. 那么这样一条新闻是不是就没有评论呢,是不是就就没有说出深刻观点?我认为他就是在利用结构的力量深入主题,它选择什么样的背景,提供什么样的资讯,决定了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观点。进行着什么样的评论。它并不是在利用解说词的深刻,或者呼吁,用词强硬,不是这样的,它是在利用多方的信息元素促成这样一个主题。

17. 陈虻由此引申出他的结论:要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希望通过解说词的方式,或者是通过采访的方式,把你的观点传递给观众,观众未必能够接受。我们往往采用的是一种结构方式,相当于新闻的组合信息,围绕我们的判断、结论建立信息组合的结构,组织一些和这个结论相关的信息,引导观众对结论的判断。//陈虻进一步解释:一个题材不能只是奔着核心部分展开,那样你报道的事实可能有些单一。如果关注整个事件的背景,这个事件就会变得让人有更丰富的读解空间,有更深入展开的可能性。你呈现出来的是一些可供大家思考的事实,相当于新闻的组合信息,引导观众对结论的判断。这样的节目就会深刻,也不容易死在骗人的枪口下。

18. 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什么是细节的细节?陈虻认为,其实就是对这个事件中的某一个局部不断地开掘、不断地深入。当你不断深入下去追问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好奇,结果会呈现出来更为复杂的东西,反过来可以折射整个事情的全貌,这就是,”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

19. 其实一个人孤立的存在是不深刻的,当他和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从他的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的话,这就是深刻所在。


11,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 关键词:认知坐标系、栏目理念、选题和主题、大圆和小圆

1. 陈虻:长期用统一的坐标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一个栏目一定要有自己对于事物认知的一个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定是在每一个编导的心中。在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事件时,运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你就会找到你这个栏目所特有的气质和品质。//面对事物,我们坚持在一个认识系统中去分析,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当然还要把你的理念还原成具体的技术,坐标系就是理念的具体化、技术化。

2. 《生活空间》的坐标系:第一坐标,就是人性的坐标,你不管看待什么事情,是死人了,还是生孩子了,还是结婚了,还是毕业了,你首先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人性的善与恶,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我们都要以“尊重”作为起点去认知每一个人,并且让每一个人的行为被其他人理解,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第二坐标,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的角度,当我们呈现这种人性与人的行为时,寻找他与社会发展、社会变革是什么关系。我们努力用影像以及捕捉到的情节的片段,去揭示个人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反映历史进程的发生和发展。

3. 三联主编朱伟:结论是简单的,关系是复杂的。我看它在任何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永远研究关系,放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去研究,无论面对汽车也好,面对洪水也好,基金黑幕也好,还是面对政府官员升迁也好,它都有认知的一种方式、一个角度。

4. 栏目风格:不仅是形式,是内容,而且是在面对一个事物发生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坐标和认知背景去看待它,这就是栏目的风格。

5. 当你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你才知道还有多少种可能性。你不研究他放弃了什么,他为什么放弃,你就不会知道他保留这个东西的坚决,你就不了解他在思考什么。

6. 把握选题要坚决、坚持,不要漂移。他说对一个东西的不坚决,看上去好像是一种偶然的失误,实际上是必然的。为什么必然,因为你对问题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刻,你才回游移。

7. 选题中找主题,是在大圆中圈定小圆。

8. 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有几个?


12,三段式创作方法

• 三段式创作方法:在开拍之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拍摄中发现价值,在剪接时表达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

9. 在开拍之前决定关注方面,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并对你的答案反复审视。“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在大圆中选择小圆“。//当你决定要开拍一个片子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并且要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不断的审视和反省,当你不断地去追问自己的时候,当你的答案经得起推敲的时候,事实上你也就找到了你真正要切入的方面。

10. 在分析一个选题时找到了关注的方面,也就是说找到了你要拍这个题材的理由,你再继续问自己,我要用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结构,能把握为什么拍的理由表达与呈现出来。如果这事儿也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电视技巧,一个构图,一个用光,一个抓拍。

11. 没有不能拍的选题,只是你怎么拍,怎么把握。

12. 一个好片子,一定是在开拍之前决定了关注的方面。因为要围绕关注的方面去设计你的前期,比如采访对象怎么设立,问题怎么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和各种假设,你才能形成这个问题的判断。

13. 在剪接的过程中表达主题,媒体立场是通过对素材的取舍来完成的。

14. 什么叫在剪接的过程中表达主题?只有经过一线的采访,经过不同层面人的调查,你已经积累了大量素材的时候,你才能找到你对问题的判断,这也就是在拍摄采访中得到的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一种认识、一种判断。而这个价值是在剪接的过程中实现的,这就叫在剪接的过程中表达主题。

15. 补拍。用后三分之一的拍摄时间去补拍。准确地说,是在清晰了判断和认识价值后进行补拍。补拍是什么概念?补拍是补充拍摄你漏掉了的,漏掉了哪些认识过程中的逻辑缺环;漏掉了哪些电视表现需要的画面。

16. 媒体立场。媒体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体是有立场的,是有选择的,是有判断的,而这个判断的表达是通过后期对素材的取舍和间接来完成的,并不是通过你的直接表达,直抒胸臆。你把一句话、一个镜头保留了放大了,或者你把这句话、这个镜头放在一个特殊位置上了,其实本身说明你已经有判断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在你的素材选择与组织中,已经发现了你的结论和你的观点。

17. 你要进入一个深刻的主题,要用一定的篇幅去表达它,那你这个东西,一定要相对集中,而不是相对散漫。你要把积累的方方面面有意思的素材都围绕这个点深入、深化。

18. 纪录片大师怀斯曼说过:包括纪录片在内的视觉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幻觉的艺术。这些流动的画面之所以成为作品,绝不是它孤立存在而成为作品,而是观众参与的结果,当观众的心理的流动过程、读解过程和纪录片的展示过程形成一种合拍关系的时候,它才是艺术。【运动的画面是导演决定的,观看的效果是通过观众的参与完成的。】

19. 什么叫电视参与感?以往人们理解参与感、就像理解话语权,以为话语权就是要把我们的观点说出来。这样理解话语权是错误的。实际上话语权是你要把更多的事实陈述出来。什么叫观众的参与感呢?比如看幸运52,一个人答A,观众都在判断和最后的正确答案是不是一致,实际上观众看竞赛节目的时候是在看这个。真正的电视参与感是观众在参与判断、参与思考、参与选择,不是仅仅打进电话就叫参与感。如果省却了观众判断的过程,直接说出结果,你就剥夺了观众游戏的过程。这个原理非常重要,这会引导你做节目的时候,怎么利用你的影像信息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20. 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这个道理就是传播。最佳的传播就是观众自己认可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结论。其实这个结论是你给他预先铺垫的,在画面流动的过程中就是让他找到这样的结论,但是他觉得不是你灌输给他的,是他自己找到的。【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媒介立场在观众参与的过程中,让观众自己领悟到了,才能形成良性传播和最佳传播效果。】


13,纪实影像的四次选择

• 陈氏的四次选择:

• 第一次选择是选题的选择;第二次选择是拍摄时机的选择;第三次选择是拍摄角度的选择;第四次选择是剪接素材的选择。一个作品的价值,至少要在这四次选择中实现,考察你的选择是不是有意义。

• 关键词:选择、角度、时机、叙述

21. 陈虻对电视新闻、纪实影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新闻实践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层面;二是把总结出的这些规律,试图再变成一种具体实践的操作方法,还原到每一个片子的创作过程中。

22. 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应该能够选择准确的目标,同时有能提供进行批量生产的”技术“。

23. 纪实影像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你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纪实影像不是一种技术,它首先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选择的艺术。纪录片的难度和魅力,都在这个思考与选择的过程中。//你对一个事件的分析、你的态度、判断、你的选择,来决定你怎么去拍这样的一部片子。

24. 角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信息,还改变了信息的价值。

25. 你什么时候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机的选择。

26. 重场戏:完整的情节!!有开头、有起伏、有高潮、有结束。一个成功的重场戏就是预判来的,不可能完全即兴抓拍出来一个特别成功的重场戏。什么是预判?就是要对这个事件将要发生的某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27. 以观众的未知作为剪辑的起点,并带着问号前进。你要研究一下他剪掉了什么,当你知道他放弃了什么的时候,你才知道他保留这个东西的坚决,你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在表达什么。

28. 剪辑一个真正好的短片,最终完成的不是一个句号,不是一个封闭的、结论性的表达,而是回答一个问号,或者说带着问号前进。

29. 那么制造一个什么样的问号?陈虻说:应该是在一个新闻事件关注的层面上,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构成问号。在这个问号的角度上不断开掘、不断积累信息,使观众逐渐在这个方向上产生疑问。之后,我们所有信息的给予,都是为了回答前面的那个问号。这样你的叙述才有目的,素材的取舍才有依据。

30. 编导思维方式:我要告诉观众这件事情,观众应该先知道什么,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我也不管它有没有。我关心他应该先知道什么,知道了这个以后他又想知道什么,这两个东西相加他的疑惑又是什么?我可以再给他什么?如果你都不期待答案就别问了。

31. 需要对观众做出观众未知判断或者已知判断。有了这种判断,我们才能在叙述中寻找到一个观众观看的理由。

32. 叙述三要素:1)信息的密度。2)信息的落点。3)信息的位置。//密度:段落。一个段落只能传递一个信息,一个段落如果传递两个以上的信息,观众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就是密度。//什么是电视段落?什么是停顿?停顿可能是音乐,停顿可能是解说词对上文的综述,对上文观点的提炼;停顿也可能是空镜头。而一旦有了这个停顿,观众就会回味,加深对前面的理解。所以在片子里,你要有一种判断,有一种控制力,你要研究观众听完这个内容以后,是不是很累了,他能不能把前面得到的信息在这里完全消化,需不需要帮助他梳理一下,归纳一下,然后再往前走。你要有这个判断,这就叫控制力。//落点:结论。//位置,什么信息在什么位置去描述,非常重要。

33. 叙述的技巧。叙述方法。叙述的目的。


14,观点类谈话节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

1. 在制作《时空连线》节目的过程中,陈虻还发现要调动观众的参与、讨论甚至争论,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他相应地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如何让分众性的话题变得大众化?专业性的话题变得社会化?一个新闻事实可以上升到知识性的、行业性的、社会性等不同层面。话题上升的层面越高,它覆盖的观众面就越大,观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第二,如何把一个学理的讨论变成—个利益之争? 陈虻以“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买断了品牌”为例。他说:我们在做节目时选了中华牙膏厂厂长和联合利华的代表作为嘉宾。两人的争论是针锋相对的,这种争论从电视观众的角度来看更像一个故事、一个情节。这是我们一定要争取做到的,这样片子就变得更激烈更好看,同时它也呈现出来非常深刻的问题。英国联合利华买断中华牙膏,其实就是一个商业策略。它要让它的产品本土化,就先把本土的最有名的品牌收购下来,然后再去挤占它的品牌市场,发展自己的品牌。在他们针锋相对争论的过程中,节目就变得很好看。如果我们请来北大的教授、清华的教授从改革的角度、从经济模式、品牌营销等学理上来谈,观众就不爱看了。这就涉及我们如何选择嘉宾,去请什么样的嘉宾。 第三,如何找到一个平民化的角度、一个求知的角度切入? 一个大牌的主持,面对这样一个话题时,他提的问题是最简单的,他并不上来就说根据美国宪法多少多少条,不把自己装成什么都懂,他恰恰是什么都懂的人装成什么都不懂。这就是如何去找到一个平民化的视点、一个大众化的视点、一个求知的视点,把观众引人一个深刻问题的讨论。

2. 现在我们的电视主持人走到一个误区,好像是越有学问、能和专家在理论上都有一拼的就是大腕。其实这个已经过时了。主持人更重要的才华表现在怎么让更多的人听懂,也就是训练如何从平民的角度去调动与组织谈话和讨论。你侃事能从5楼说起,但老百姓还在1楼呢。怎么样把你的智慧藏起来,使你关心的问题更加平民化,使你的视点更加大众化,更加求知化,这样来构成一个谈话节目。不要把你知道的那点事都张扬出来。国外的大牌主持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陈虻说:最平民化的问题,也是包含量最大的问题,观众最容易听懂的问题。表面看上去好像观众关心的问题很普通,其实如果你找到了他关心的角度,真正切入进去,你会发现里边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3. 陈虻:创新如果从内容、形态、角度三个层面同时进入,这个栏目必火无疑。

4. 第一个是内容的创新。首先要看这个栏目的内容在现有的栏目里有没有空缺。第二个是形式的创新。形式永远是公共的,而对于形式的利用和形式的开掘是你个人的。第三个是角度的创新。

5. 陈虻说,我觉得一个创新如果能够在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同时进入的话,这个栏目必火无疑,引起轰动。但轰动就有可能遭受厄运,枪打出头鸟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先用形式,我先突破形式,然后逐渐渗透内容,逐渐渗透观念,就是我不让你同时接受,我先让你接受我一个东西,一步一步地渗透。其实一个栏目运作的成功首先就是运作策略的成功。

6. 当你觉得节目对你有挑战、甚至不会干的时候,就是观众觉得新鲜的时候。当你觉得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是观众看烂了、不愿意看的时候。精神产品的创作者永远是在这样地工作,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干,这是最好的状态:你在摸索,你在创造,观众也在吸收,觉得你新鲜。假如你已经把这个操作太熟练了,他早就不看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15,栏目化运作:前面有目标,背后有理念

“栏目化运作”有三点简洁而准确的概括:

第一, 要对题材有所限制;

第二,要围绕这样的题材创造一种叙述模式;

第三, 这种叙述模式一定有它可识别的影像方式。

1. 栏目运作策略建立的前提,是要知道栏目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要解决栏目的定位问题,而且定位一定要有独特性,一定要找到这个栏目的不可替代性。【有目标,有理念】

2. 陈虻:独,就是别人没有你有;特,就是你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用足,发挥得淋漓尽致。


16,《社会记录》的三个门槛

1. 要有一个人们感兴趣的事件

2. 讲一个人们想听而没有看到的观点

3. 用一个另类的表达方式去叙述事实

4. 《新闻会客厅》核心技术是请来时下最热门的人;《新闻调查》核心技术是对一个隐藏很深,乍一看,看不出问题所在的问题给调查明白了,这是别人弄不出来的;《焦点访谈》的核心技术就是别人不敢碰,他们敢碰敢播,播了以后,就能解决问题。

5. 首先,定位时要使用"流行"这个概念。流行是人际传播的概念,当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观众,观众有兴趣向另外一个没有看过节目的观众去传播,这就叫"流行"。定位为"流行"不是站在媒体的知识分子立场,也不是站在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化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公众的立场。

6. 放弃你的第一判断。


17,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

1,做电视必须创新,而创新就是永远做那没人做过的事情。

2,《生活空间》的定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最关键的词是”自己“二字,表明了节目制作者的自我定位,不居高临下,不唯书,不唯上,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的一员,把老百姓视为自己人对待。

这句推广语,不仅表述的是栏目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宣示了一种态度:作为电视人,你如何看待普通人,你如何看待时下的社会,你如何记录你所生活的时代。

3,一个创意的产生,绝不仅是个人的灵感,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当你想到这个创意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需要。

4,每个媒体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也就是我们要发出一个怎样的声音。

5,我始终相信做节目、办栏目,就像十指捧水,如果每个指缝间都往下漏,捧起来就会两手空空。同样我们如果再每个制作环节上不抓紧,没有一个基本的质量追求,那么任何思路都不可能成功。

6,《感动中国》的定位,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

7,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也就知道了如何去做事。本着这样一种善解人意、坦诚和诚恳的心态,正式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宽容,创意出了”日出“这样一个节目。

8,精神产品的创作者永远是这样的工作,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办有挑战性,这是最好的状态。


18,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

1) 我很感谢我的职业,因为传媒的作用使我们个人的努力被放大了,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所以,我认为当别人赞美的时候千万别拿自己当人,当想到你的工作成果有上亿人在观看的时候,千万别拿自己不当人。

2) 新闻:凡是那些人们不知道,或者不曾被合适地表现,不曾被真正理解的事物都是新闻。

3) 现代新闻和传统新闻节目的比较。第一传统节目更在乎信息的逻辑性,而现代节目更在乎信息的有效性。现代节目更在意我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有效,没想论证,就是每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你都觉得特有意思,你跟着他看,他呈现出来很鲜活的东西,而你论证得很严谨试图要说明什么问题d时候,节目就会呈现出来迂腐的气味。我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个人观点:节目呈现的是一种生活)第二,把单一的质疑变成多元化的质疑。传统节目往往对一个题材的质问、追问,调查的角度是从一个立场出发的,而现代节目是从多角度出发的。多元化的。单一的质疑只能推导出单一的结论,多元的质疑呈现初来的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第三,原来我们更多的报道是对事件、对事件的结果进行终极关怀,而现代新闻节目不仅了解事件的终极结果,而且对事件中的人进行了终极关怀。eg:911报道关注了灾难中的美国人。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一个事件的时候,是仅仅关注这个事件的结果,还是用更多的力量去关注这个事件中的人。这是一个创作上显而易见的差别。现代新闻在表述的出发点和态度上出现了本质的变化。

4) 向下的题材向上做,向上的题材向下做。

5) 打靶理论。内心要知道10环在哪里,10环是理想模式,打不了10环,就瞄9环,……。逐步瞄准目标的过程。任何一个信息都有他的副信息。

6) 电视是高端技术中的低端产品。他要让普通人来观看,要做大众化产品,而不是精英化产品。

7) 我们没有把一个东西做好,不是观众不爱看,而是你没有做到观众爱看的层面,人家消费的是思想、观点,你没有思想、观点,你是通体抚摸,这样的片子谁爱看?不管是拍阿拉法特,还是拍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没有呈现初你的思想和观点,你还说人家不爱看,说没有市场?举例:一个拳击运动员,他出拳打别人的时候,被别人打倒了。由此就认为我们不该出拳,并不是你不该初,而是你没有做到,你没有把这个作品做出真正的价值。

8) 其实一个人要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就是你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在努力地去探索者,这个时候你的东西才真正有活力,全都会做的时候就没有戏了。我们是选择市场还是选择什么东西,我觉得我们在放弃和追求面前,我们应该首先选择追求,然后才是追求市场还是追求什么,我觉得我们现在对追求的欲望都不足了,很惭愧。

陈虻: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央视

陈虻说过:细节的细节,其实就是对这个事件中的某一个局部不断的开掘、不断的深入,反过来可以折射整个事情的全貌。也就是我常说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


附录

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与《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对话

作者吕新雨,原载于《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第二期

1) 放弃你所谓的责任感,放弃你的所谓对文化的深层次的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被拍摄对象。其结果你可以看到最真挚的责任,最深刻的批判;正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

2) 人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体和发射体,它汇集了所有的东西。你关注人的时候,好像是你放弃了对社会的关注。但实际上你在认认真真地关注人的时候,你就在关注整个社会。

3) 当你想到一个创意的时候,你要相信全中国至少有二十个人同时想到它。我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谦虚谨慎,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快马加鞭。同时这也说明一种想法的产生决不是个人的灵感,而是社会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当你想拍这个东西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需要。

4) 表现手段:拿着话筒满街问,这属于《焦点时刻》的专利;坐下来细细地谈,这属于《东方之子》的专利;《生活空间》只剩下扛着机器跟了。节目专属的表现手段是什么?影像的表达方式??

5) 怀斯曼说包括纪录片在内的视觉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幻觉的艺术。这些流动的画面之所以成为作品,决不是它孤立存在为作品,而是你参与的结果,是你的心理的流动过程、读解过程和他的展示过程形成一种合拍关系的时候,它才是艺术。

6)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情感沟通的一种媒介,重要的不是媒介,而是要通过这个媒介来沟通的情感。

7) 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你强加了很多你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本身。“太极”里说,练太极的人中,太像练成的,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你必须保持一种特定的状态,达到境界才能真正练就,得到一种真传。

吕新雨:按照西方美学的表述就是,距离产生美感。必须有某种距离,贴得太近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就像看油画,太近了看到的只是一片斑斓的色彩;一方面要足以对整体有把握,另一方面又要能有效地排除各种非审美的功利因素的干扰。

8)纪录片拍摄:选择拍摄时机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是我到了现场选择什么角度拍,用什么景别拍。

9)什么叫真实,最后的真实是看不见的。从空间来说,真实就是角度,从时间来说,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点。我们已经不存在该不该表现的问题,而是肯定要表什么,关键在于你表达什么。

10)按照哥德尔不完备理论,任何一个体系要么是不完备的,要么是自相矛盾的。不完备定理实际上是辩证法。辩证法是人类思辨的结果,而不完备定理是经过数论推导出来的。我们不太愿意进入论辩,因为论辩容易进入极端,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坐下来顿悟。一切事物都是自我相关和自相矛盾的,是混沌和模糊的。

11)所谓的神秘的东西实际上是理性逻辑无法企及的,无法解释的。承认这一点,并不是要放弃理性,恰恰相反,认清自己的智慧所在,坚守理性的立场,我们才能对人类未来抱有进步的信念,才能对社会发展负有责任感,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于中国的纪录片的。

不完美定理就是用理性的方式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GRE——一个永恒的金带》这本书的作者,把这个定理表述的特别棒,他说在我们脑子里应该呈现出这么一种图像,在整个空间里有无数个晶体,在每一个晶体上都映照这其他晶体存在的影像,其他晶体存在的影像上又有你存在照射在它上的影像反射回来在你的影像上,整个世界就是这样一种关系。这个世界就不是二元论的了,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无穷。任何事物当你去考虑它的复杂关系时,你的思维才回真正地张开。这个头脑中的影像激发了我思维开放的欲望,一定要全线打开,往前面走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左右看,找到所有的相关者。有人说,人生太短促以至于来不及享受,我说人生太短促以至于来不及思考。就纪录片俩说,它和这么多事情相关,我们的思考英国有更广阔的视野。


做生活的目击者

记者刘天时,原载于1999年12月15日《南方周末》

陈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作者孙金岭,采访时间2001年,刊载于《质问中国电视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1月)

人什么时候想要的都是自由——陈虻网上访谈录

《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大道无术

主持人林柏,2003年

1. 我特别愿意跟我的同事们说说媒体情结,媒体有它不能忽视的规律,如果无视媒体的规律存在,一味张扬自身的情趣和愿望的话,很可能也会丢失你的观点。十年前你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可能顺应那个时代的要求,但如果不去修正自己,就很难合上现在社会对媒体的要求。媒体除了肩负舆论导向这样的社会功能之外,其实还是很时尚的,往往与社会最前沿的东西连在一起。我经常跟我们的编导说,如果你认为你不会的东西、你不掌握的东西就是不重要的东西,那么你已经老了。比如许多人有这种想法,认为纪录影像有历史价值,那些做娱乐节目的算什么,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但是不正视新生事物的话,你就会被淘汰!

别为自己的低级趣味制造借口作者

贾梦霞,采访时间:2005年6月16日刊载于《电视信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

1. 回答“什么是新闻”有很多层面的问题,首先是事件的性质;其次是对这样性质的事件如何报道。

2. 如果你看《三联生活周刊》,你会发现不管写什么,不管是财富、明星、灾难、文化还是别的什么,它的文体和风格都是统一的,不管谁写都是这本杂志的东西,而不是别的什么杂志,这就是“三联”的文章。这个背后就有主编朱伟的思考,他的表述叫:结论是简单的,关系是复杂的。他说我们的任何一个报道都是努力去寻找一个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去努力寻找结果。

3. 我在《生活空间》的时候有两个坐标系,第一个坐标系就是人性的坐标系,不管拍什么,我们都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去考察,我们会去研究一个人的人性,是内心的善还是内心的恶,是虚荣还是真诚。

第二个坐标,是看矛盾的出现跟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拍同学聚会,拍企业改制,还是拍两家人打官司争一个孩子,都会考证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除了人性中的善恶丑美之外,这个矛盾跟社会变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努力用影像或者捕捉到情节的片段,去揭示个人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反映历史进程的发生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1996年提出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

4. 这个坐标系决定一个栏目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栏目,一个有品牌价值的栏目,一个在市场上有独特属性的栏目。那么,一个栏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坐标系,从这个角度去做呢?它一定是有一个论证,就是它的目标和诉求是什么?所以我说选择了选题不等于选择了主题,而如何去把握主题,不是单个节目的事情,是一个栏目怎么样在和周边节目的竟争中寻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的问题,是一个栏目怎么样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很多栏目办不好的原因就是定位不明确。

5. 选择了选题不等于选择了主题。在媒体这么密集的情况下,选题是没有遗漏的,你不要期望找一个选题别人都没做过,我们做了就火了。没有哪一个题材是你独家的,只有角度是你的独家。现在竞争的不是独家的选题,竞争的是独家的角度。所以选题和对选题的把握确实是两件事,选择了选题不等于选择了主题。

6. 选了选题怎么做呢?举个例子,就是现在孕妇剖腹产的和自然分娩的数据,比如说100个孕妇有3个剖腹产是正常的,中国这个数字可能是30,这是一个新闻事实。面对这个新闻事实,媒体可以有很多层面的报道。比如说一个层面,告诫人们不要去做,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还是应该自然生产,自然生产有什么什么好处,剖腹产会有什么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只是层面;接下来,我换一个层面,这个事实出现了,谁有权来决定剖腹产?孕妇本身是没办法决定剖腹产还是自然生产的,谁有权决定?医生,医生决定也要家属签字,这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我讨论的是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这更高的层次?现在人们都选择了剖腹产,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和行为,那么,这个错误的观点是怎么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一个错误的观点?生活中我们其实接收了很多错误观点,而错误的观点在合理的渠道中不断蔓延和传播,这是一个带有文化色彩的社会问题。一个新闻事实可以上升到知识性的、行业性的、社会性的三个不同层面。它上升的层面越高,覆盖的人群就越大。

7. 电视要让人们看什么?默多克说:一个是娱乐,一个是资讯。

就信息而言,电视首先是一个筛选,因为现在信息的来源非常多,那么作为一个信息的消费者来说,他可能会选择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他能够用最短的事件获得他认为最有效的信息。电视可以做这样的筛选,或者说我筛选的品味符合你的需要,不管是频道还是栏目,如果它的筛选能够符合一个人的需求,那么这个人就能成为它的观众。所以我觉得电视就像我对新闻频道的评价一样,它应该越做信息越少,越有效,而不是越做信息越多,不是所有我能采集到的信息我都贴上,那就成网络了。

第二,我觉得电视应到具备对信息进行评价的功能。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去评价信息,人们之所以看你是因为你的评价有公信力。网络可能更丰富,电视可能更权威,这是我觉得媒体建构自己价值的关键。选择信息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尺度、价值观,评价信息就更能体现它对信息的一种态度,如果这两者能形成一个合力或者说品质,能够被受众所接受,这就是它存在的理由。(电视/网络都只是信息载体,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载体上媒体如何表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