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EOS R顶级定焦RF85mm F1.2 L USM,这只镜头能拍风光吗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2-08-19 05:17   点击:86  编辑:孟姣   手机版

任何一只镜头都可以拍风光,关键你要如何表现风光。

可以

什么镜头都可以拍风光!但是有些镜头的焦段更适合,有些却有些受限。所以,当你问到85焦段可以拍风光吗?毫无疑问是可以的。但是,拍风光片,85焦段还是显得有点偏长了。相比而言更短焦段似乎更加合理一些。

1、拍风光,我们往往是拍较大的场面,这个场面空间一般来讲是非常宽阔,以我们人眼的注视视角范围在110度的范围。所以当我们拍摄风光的时候,即便做一些截取,也应该是80度以上的视角来拍摄风光相对更为方便。那么80度以上的镜头一般是28毫米到更广的广角焦段才是更加实用的风光拍摄焦段。

2、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长焦拍摄局部的风光和远处的风光,比如拍远处的山顶。但是我们拍摄风光更多的还是表达宏大的场面。85焦段的视角在全画幅上约为28.6度。所以中长焦镜头,用来拍风光局限大了一点,也就是应用范围相对窄了一些。

3、如果出去拍风光,建议在带上85焦距的镜头的同时,也顺便再带上一个24焦距的广角镜头,这样的话,你能更加从容地来应付更多的风光场合。

谢谢关注我的今日头条

单反相机怎样拍风景照片?

你好,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下次拍照可以试试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吧。第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因为阳光直射易造成阴影,而且自拍时也很难摆出好的表情。第二,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避免强光的话,可以尝试背对光源,有时候逆光也可以拍出唯美的感觉。第三就是用构图法,让照片有架构,变得饱满。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学习以下几种简单构图法,

1.九宫格构图

2.三分法构图--垂直三分和水平三分

3.对角线构图--通常多见于建筑物拍摄

4.对称性构图--使整体更为庄重、厚实。

除了掌握构图,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光线运用,很多时候是一张照片好坏的关键点。

1顺光:指照射在被拍摄物体正面的光,这样能很好的突出主题。

2侧光:从被拍摄物侧面照过来的光线称之为侧光,能很好的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还能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3逆光:从被拍摄物体后面照过来的光线。这种光线会让背景变得明亮,被拍摄物体变暗,只有轮廓没有层次。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也祝你拍出自己满意的风景照片!

1审美能力。多观看成功作品,了解其中的用光、景物比例。2构图上下左右占画面比例,留空。3色调符合意景。正午强光不拍,早晚光线柔和,明晚比不会过大。4相机设置不可缺,光圈可以大些,景深大远近合焦。上架用遥控器或快门线防抖防糊片。最难学好的就是构图与审美,必须多练。

多云和阴天用单反如何拍出好风景?

1.如果你在阳光明媚的室外拍摄,你可以选择自动、室外、晴天模式,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以此来校正颜色的偏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非要设定为室内模式,白色物体则会出现偏蓝色彩。

2.如果你在阴雨天或者在室内拍摄,你可以选择室内、阴天、灯光模式,DV的白平衡功能则会加强图像的蓝色,以此来校正颜色的偏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非要设定为室外模式,白色物体则会出现偏黄色彩。另外,在室内钨丝灯的光线拍摄时,可以设定为室内模式或者灯光模式。

3.自动模式是由Dc的白平衡感测器进行侦测以后自动进行白平衡设置,这种模式只有在室外使用时,色彩还原比较准确,其他拍摄环境下自动模式色彩还原不够准确,请大家在以后拍摄时注意。

4.当外界条件超出白平衡自动调节功能以外时,图像会略带红色或蓝色;即使在白平衡自动调节功能范围内,如果有1个以上的光源,自动白平衡调节仍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动模式来调节白平衡。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白纸一类的东西,有些DV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操作过程大致如下:把摄像机变焦镜头调到广角端,将白色镜头盖(或白纸)盖在镜头上,盖严;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寻像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不同的机器,其表示方法有所不同),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白平衡的特殊用法

某些特殊效果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获得,如:对着粉红物体手动调节白平衡,拍摄出的画面偏冷。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一些艺术效果,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若想拍摄偏冷色的夕阳景象,就对着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而如果把DV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摄像机会把夕阳的暖调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馨气氛完全破坏了。

3 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会发现荧光灯的光在人看起来是白色的,但用数码相机拍摄出来却有点偏绿。同样,如果是在白炽灯下,拍出图像的色彩就会明显偏红。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它们都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眼进行了修正。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了。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3 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会发现荧光灯的光在人看起来是白色的,但用数码相机拍摄出来却有点偏绿。同样,如果是在白炽灯下,拍出图像的色彩就会明显偏红。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它们都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眼进行了修正。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了。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的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所以,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要更深入了解白平衡,我们还得来学习一下色温的知识。

色温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而在摄影领域,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人都对它再熟悉不过了。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头疼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就需要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这就称为白平衡调整。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数码相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现在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具有4~5种模式,因厂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在佳能的数码相机上,一般分为自动、白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模式。在白天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当你在晴天的室外拍摄时,可以把白色平衡功能设定在白天模式;如果在室内拍摄,要根据室内灯源来进行设定,一般有钨灯和荧光灯两种,在荧光灯模式下白色物体会出现蓝色色彩。而在钨灯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则会加强图像的蓝色。如果误把白色平衡设定在白天模式,画面颜色会变得太黄。

照片受拍摄场所的光线影响很大。白平衡就是指对此进行调节的一种功能。在自动模式下颜色不自然时,根据拍摄场所的光线,选择“白天”、“钨灯”、“荧光灯”等模式进行拍摄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需要更逼真的色彩,则可以通过手动设置。

除了自动和手动白平衡以外,一些高级点的数码相机还提供了“白平衡包围“功能。一般来说,该功能就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一次拍摄3张照片,一张正常、一张偏蓝、一张偏红,这样就可以让用户进行对比选择,使得拍摄更加灵活。

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此,在一些特殊色温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比如: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而如果把数码相机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数码相机会把夕阳的温暖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暖气氛完全破坏了。相反,以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的蓝色的冷色调画面。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调节方式。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类的东西,有些数码相机备有自定义白平衡功能,这样只要对着白纸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操作过程大致如下:1.把数码相机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短焦位置);2.将白纸放置好;3.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4.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5.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取景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某些特殊效果,通过色温的调节可以获得一些偏色的效果。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的使用,读者在进行拍摄创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根据自己相机的特色和拍摄环境加深对白平衡调节的了解,充分利用数码相机的优势就能够获得满意的照片,即使白平衡效果不满意也不用担心,电脑后期处理也能够为您解除这些后顾之忧的。

一旦遇到了多云的天气,无论是什么时间段,整个世界都被灰色笼罩着。多云的阴天没有强烈的光线,有利于表现柔和的阴暗效果,光线会比较均匀的落在模特身上。如果利用好反光板和闪光灯等简单的工具,则可获得更加理想的画面效果。在多云的天气也能创造出好的写真作品,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就能营造出好的光线氛围。由于没有强光照射,不必担心高光区域过亮而失去层次的问题,更不必担心阴影部分会过暗。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能调节出柔和的光线对比效果。在阴天人像摄影一般会比较平淡,利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时,也容易造成人物面部光线生硬而背景昏暗的现象。所以当影像较暗时,可以通过增加EV值来增加曝光,有更多环境光时,也可以加大光圈,提高感光度。注意一个原则:宁愿曝光稍欠,不要曝光过度。

在阴天人像摄影时,要注意白平衡和快门速度。阴天可以实现比较柔和的光线反射,而使拍摄对象的受光程度更加理想,但有时阴天的光线不足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此时对相机的要求就比较高了。首先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调到较高的感光度,以获取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但是较高的感光度会画质带来较大的影响,这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特别明显,这是则应考虑使用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了,毕竟高感光度在数码单反相机上,对画质的影响比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好得多。除了使用高感光度来获得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以外,使用大光圈镜头也是获得更高快门速度的方法,但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大光圈镜头一般是比较昂贵的。在光线不足,快门较慢的情况下,三脚架也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工具。在光线较暗,快门较慢的时候,有三脚架比没有三脚架,摄影成功率要高很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