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别人的旅行照能赞爆朋友圈?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1-11-20 19:33   点击:2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为什么别人的旅行照能赞爆朋友圈?

是我了更昂贵的器材?

不!我,用,手,机

是我用了更牛x的后期APP?

不!我手机里的APP可能还没,你,多。

那问题出在哪?

2015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旅行类荣誉奖

1

很多地方没那么值得一去

如果你的旅行计划只涵盖了这座城市的景点Top10,那么恭喜你,你会收获一次很没意思的旅行,以及一堆平庸的旅行照。旅行摄影达人们,从来不会让自己的路书太主流,不确定性和探索欲才是激发探索灵感的灵丹妙药。

去葡萄牙里斯本的游客,通常会沿着海岸和明确的城市轴线行径,去宽阔的广场和华丽的官邸。

▲沿着大道的游客之路

而摄影师却能在这一片老城区收获更有“烟火气”,更富有灵性的照片。

里斯本狭窄的街道

灯光下的巴士站

后巷

这才是拍到这组照片的真正路线——离开宽阔的街道,去大妈们唠嗑的地方,去孩子们踢球的街角,去闻得到街头美食的小巷子。探索一些不一样的场所,同时拍到一些不一样的照片,一举两得。

▲赞爆朋友圈的照片在这样的路线拍成

2

没有以正确的姿势取景

有人说:嘿,我就不喜欢烟火气不喜欢简陋的小巷,就喜欢地标喜欢高大上,喜欢欧洲的华丽丽。完全阔以!

可是请尽量以特别的角度来拍吧,不然,你的旅行可能充斥着角楼、鸟巢,并且手机咔嚓的一张和相机比起来,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百度搜索“鸟巢”出现的照片

以局部、光影和人物来表现鸟巢

请以以更高,更低,更大,更小的角度来拍摄。完完整整地框下地标建筑或山峰湖泊,一张就够,一组朋友圈剩下的8张嗷嗷待哺,需要我们解锁更多的拍照角度。

3

太在意证明自己“来过这里”了

人们总有一种倾向,希望用照片证明自己“去过那里”,这是典型的打卡式旅行。无论对于摄影,还是对于旅行体验本身,这种倾向都是灾难性的。尽管自由行和自驾游的兴起,以及各大旅行论坛的火爆已经让人们有意识地在避免打卡旅行了,但这种“炫耀”心态会侵蚀我们的观察力。

来看一张举过多次栗子的照片:

京都火车站。MPA手机摄影大赛建筑类荣誉奖

这张照片拍摄于京都火车站——一个许多游人乐于打卡的地方。人们急于走到它跟前合影,近在咫尺的车站入口雨棚,却藏着惊喜。在这里抬头仰望,可以看到优美的曲线。拍下这张照片,心满意足,也就不care是否真的要在门口广场“证明自己来过京都“。

配上下面这一张,一红一蓝,足以成为与京都相关的生动旅行标本。

京都千本鸟居

4

太在意证明自己是“在旅行”了

“证明自己是在旅行“症候群表现为,一定要有色彩鲜艳的美食,一定要有华丽丽的街道,一定要有艳爆了的黄昏。曾经我认为这是喜闻乐见的拍照方式,后来发现并!没!有!

太过典型的旅行照,只会让人觉得这是在票圈里的炫耀。真正被赞爆的旅行照一定是有性格的。

举个例子,这是前不久在日本旅行时在镰仓拍的一组照片。远离了《灌篮高手》著名场景江之电平交道,我来到海边,拍下平淡如水的众生百态。我以为这组过于冷淡的照片不会受到太多关注,没想到被赞爆了,留言最多的意思意在“我想跟你去旅行”。

组照:镰仓海边

画风如下

类似的还有这一组非典型旅行照,它们真的很冷很抽象,可我不觉得会让人觉得自己的旅行凄风冷雨很苦楚冷清的样子,反而会有一种“你的旅行真的不一样”的感觉。

我想朋友圈是欢迎这样的旅行照出现的。

组照:黑沙滩

所以在我看来,真正好的旅行照片,是看不出“在旅行”的。而已经像是当地居民,或至少是熟客,融入到这里,看得到这里的故事,看得到这里真正的景色。

伊斯坦布尔

我更愿意将手机看作

搜集旅行细节和场所标本的工具。

所以,将自己丢在目的地的城市

用好奇的眼睛和真诚的经历记录

也就是拍好旅行照的最基本状态的了

文字/摄影师:韩松

注:以上作品均为iphone手机拍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