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电视新闻采访快十年的县级媒体记者,来粗略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声明: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记者。采访部(新闻部)一员。
工作日常:基本上每天都有外采,而且绝大部分情况,都是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拎起脚架,带上话筒、接收器、电池(晚上室外采访必须携带采访灯),还得挎上照相机,单兵作战。采访内容:有时候是报道会议,报道调研等时政内采访,会议必须用脚架,领导调研有时可以不用脚架,但为了保持画面稳定,原则尽量带脚架,所以记者必须有力气,有速度,而且还必须跑在领导前面,跑得快,需要与调研领导拉开距离,方便拍摄;有时候是报道社会新闻,除了时政类的一切新闻,或者是民生,或者是产业,或者是企业采访,或者是人物,或者是法制类,这类新闻,一是必须有策划,二是必须保证画面质量,三是必须保证稿子质量,四是必须有采访(这里的采访具体指的是电视新闻所谓的同期声或者是现场声)。这类新闻可难可易,如果题材好,记者态度认真,拜访前精心准备,认真策划,多渠道收集材料,拍摄时画面稳定,角度多元,素材丰富,和采访对象用心沟通,同期声精炼,写稿时反复润色,一般容易出彩,至少相比于时政类新闻,群众爱看。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写稿往往要比拍摄痛苦得多。因为,稿件领导催得紧。时政类,采访回来必须立即出稿,社会类也必须在第二天九点以前出稿。时政稿稍微容易些,但是犯错几率高,或是漏掉了个把领导名字,或是敏感表达处理不到位,常有的事。如果,记者最好的朋友跟伙伴编辑再没注意到,那就是事故,后果很严重。有的时政稿件更离谱,明明是按领导主要讲话来,但是很多领导又觉得记者偷懒,没有把领导的言外之意表达出来,这类时政领导,记者很头疼。回来得再晚,也得写稿。写稿痛苦的地方在于,不是所有的稿件都有思路,很多稿件其实只是脑海中有个大概的思路,得反复琢磨,另外采访的同期声也必须一边听一边把采访对象的话语打成文字,有的对象用方言俗语,得反复听,而且听完得适当删减,在严格根据采访对象说的原话基础上,形成条理。采访的时候,有的对象一个意思可能要很多遍,所以回来听同期也得听不少遍。而且,好的新闻,同期很重要,一点马虎不得。听完同期,得思考文章架构,得琢磨标题导语,得反复润色解说词,所以,一篇负责任的稿件,耗时其实不短。当然,有些时政稿件,快些个把小时,慢一点的两三个小时是常态。这还必须是有思路的前提下,如果有些稿件,写之前觉得简单,可写的过程中又不满意,得反复来,反复磨,这类情况下,写稿就异常痛苦了。所以,新闻稿虽然有一定的套路,但好的稿件,一定是时间和心血的结果,而且,还须有灵感。虽然比不上文学创作,但也很费脑子。一条好的电视新闻作品,一定是丰富且稳定的画面加上立意准确新颖的稿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记者日常:不是在跑新闻的路上,就是在抓破头皮琢磨稿件的电脑前,或者是一个又一个和采访对象沟通的电话中。经验丰富一点的记者,策划、准备得充分一点,加上文笔好一点,稍微快些,大多数记者,就是熬。像我们单位,人少,整个新闻部就五六个人,一个人扛设备,一个人采访(请人拿话筒),一个人写稿,有的时候还得一个人剪辑短视频,当然,领导可能觉得上面这些是记者的本职工作,还得按单位要求,没有外采任务时,按时签到,有外采任务,得及时报备,不然,领导还会在工作@你,以为你又在偷懒。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牛用,关键是吃力不讨好,新闻部记者永远是单位领导关注的重点,干得多错得多,大会小会,不是骂记者画面不好,就是说你稿子不及时,整个不是骂记者不用心,就是骂新闻部主任外宣用稿不及格,整个单位干部职工大会,基本上就是记者批斗会。作为记者,有口难言,既委屈,又无奈,遇到些懂业务的领导,还能稍微理解一些一线记者的难处,大多都是外行行政领导一两年调到融媒体中心镀一下金,就调其他部门当主要领导,基本不管记者死活,累活苦活全是一线记者,表彰优秀基本与他们无关。想想也是,一线记者基本上都在外面跑,都在独自写稿,一没时间和单位同事聊聊家常里短,二没时间和领导谈心谈话,当然最主要的干得多错得多,领导也不喜欢。
记者,是一份需要责任和用心热爱的职业。尽管是县级媒体记者,再热的天,得顶着烈日奔跑,再冷的节气,也得忍着寒冻拍摄,再晚的夜,也得硬着头皮写稿。别人的假期,反而是记者最忙的时候,别人的周末,记者一接到电话,马上得跑。作为记者,有时候单位签到可能会迟到,但是采访绝不会迟到。作为记者,也许对于单位的破事有些抱怨,但对于采访对象,那绝对是高度负责。工资,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不多一分,很多年前,县级媒体又停发了稿费,稍微好点的是,有时候出了县城所在乡镇街道采访有点下乡补助,还迟迟不到位。不过,对于绝大部分记者来说,记者,是养家糊口的工作,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可能对不起单位领导,但绝不可能对不起采访对象,对不起手中的摄像机,对不起那一篇篇用心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