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与唐代长安城相比较,北宋东京在城市布局上有什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2-10-24 18:17   点击:127  编辑:章瑾   手机版

基本布局:
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布局,基本上是继承隋唐以来的传统,但与隋唐的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又有所不同,它不是在有完整规划和设计下建筑起来的,而是在一个旧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众多,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这些对东京城的布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三重城垣围护,皇城居中,外为内城,再外为外城。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一段缓冲地带,以保障居于内城之中的皇城的安全;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
城市设施:
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主要街道是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从宣德门至南薰门;从宣德门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封丘门一直延伸到永泰门,从州桥向东经丽景门至阳门;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至顺天门。这4条街道称为“御路”,为皇帝出入所经。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街道宽窄不一。宣德门前的御街宽二百余步,约今300米,实际上是一个宫廷前广常“旧许市人买卖于期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街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权子之外”,其他街道宽二十五步至五十步。北宋中后期以后,由于“侵街”现象日益严重,街道已不如当初宽广。
北宋东京城,人口逾百万,是当时世界东方的大都市。其城市布局,既受“象天设都”、勘舆学这些规划思想的影响,又受历史、地理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 北宋东京由外城、内城、皇城与宫城四重城垣组成,将中国古代“内城外廓”的城池结构发展到极致。宋外城周长48里233步,作为拱卫京师的首道屏障,筑有瓮城、马面、战棚等防御设施,是北宋“守内虚外”国策的重要体现。
宋东京城内,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贯城,是各地贡赋物质漕运京师的通道,被视作东京的生命线。尤其是汴河,其沿岸邸店、酒楼、商业行市众多,是东京经济繁荣的集中体现,并对附近街市具有辐射力。由于诸河流走向的不规则性,致使宋东京的里坊布局,街道分布,难以像隋唐长安城那样整齐划一,呈现出城市空间格局上的灵活性。
宋东京街道,作为一种城市纹理,为混合式,以棋盘状为主,附以环形与斜线,这标志着隋唐时期规整的方格网状城市空间格局的终结。城内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是里坊制崩溃的原因与体现。
在以隋唐长安城为典型的里坊制度下,街道两侧以坊墙围合,是一种单调、死板的景象。而宋东京城,随着街市制的形成,邸店、商铺沿街而立,人流、物流充斥其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泼、多彩的街道景观。这种景观,有助于人们由必要性活动向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转变。
北宋东京的厢坊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商品经济的繁荣而出现的新型管理体制,也可以说是由坊市分离到坊市合一后的产物。
在经济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下,宋东京的人口分布并不均衡,内城比外城相对稠密,呈现出一种梯度。与人口梯度相一致,在市区土地划分上出现了“紧处”与“慢处”的区别。其上所建之屋,亦相应划分为“紧屋”与“慢屋”,其房租有高低之差。这是政府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经济手段,以缓解人口向市中心聚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