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古琴好还是学舞蹈?

104 2025-03-30 03:04 admin

一、学古琴好还是学舞蹈?

两者兼优,学古琴也挺好的,舞蹈也可以,没什么分别的,最好都学,技多不怕压身,看喜欢什么?就选那个,两者都喜欢,都学,选择权不要交给别人,古琴是中国风,也挺好,只是在练的过程中手指容易受伤,不过琴色好听,舞蹈学巴蕾,要压足,还要保持好身材,不过都要下苦功夫,要坚持

二、古筝与古琴?

古筝和古琴有音色、形成时间、外形等不同。

1、音色不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

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2、曲谱不同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

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3、形成时间不同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

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

三、古琴与温度的关系?

冬天的时候,南方妥妥的要开空调,北方妥妥的是暖气加持,所以温度在保持高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干燥的情况,其实古琴很怕高温、缺水状态,主要是表面的生漆喜欢湿热的环境,它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遇到缺水干燥的状况就极易出现干燥、裂纹。

所以在室内摆放的时候,请记得购买湿度计,时刻查看空气中的湿度,那么此时,加湿器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随时均衡古琴周边的湿度情况。

四、古琴囊样式与做法?

1. 竖琴囊:此种样式适用于竖琴,囊身呈长方形,上下端口开合,长侧略微收束。制作时可选用布艺或皮革材料,需要测量竖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制定尺寸后剪裁、缝制并安装拉链或扣子。

2. 背包琴囊:此种样式适用于需要常常携带古琴的演奏者,囊身呈背包形状,可背在身上。制作时可同样选用布艺或皮革材料,需要配备适当的杠杆和垫片以保护古琴,制定大小后剪裁、缝制并安装肩带。

3. 套装琴囊:此种样式适用于常年收藏古琴的爱好者,不仅能保护古琴,也能清洗和定期保养。此类囊子一般由精美的布料制成,并配备有抗静电珠,确保古琴不受灰尘和静电影响。制作时需要先设计合适的平面图纸,然后进行剪裁、缝制和装配。

五、古琴与古筝哪个高雅?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七弦琴——中国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稳而美,内心里蕴藏了无穷秘密,琴弦上振动着千古风骚。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筝筝”是筝的音色。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其实都挺有韵味的,就要看你是喜欢古琴的音色还是古筝的了,据我所知,古琴演奏比古筝要难,古琴的声音有点凄凉和萧瑟,古筝很清脆。本人二者都会,你若学了古筝,古琴便好学了。老实说,我个人认为古琴更高雅。

六、古筝与古琴哪个好听?

古筝好听。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

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

七、古琴与武术的诗?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中,用藏琴与挂剑寄托了病中思友的情怀,使古琴艺术与武术侠义的神韵跃然诗中,美哉妙极!诗文如下: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八、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琴和古筝区别如下: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九、古筝与古琴的区别?

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1、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2、古筝又名"秦筝",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

二、形制上的区别:

1、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2、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以此印证“天圆地方”之说。

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1、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

2、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四、曲谱上的区别:

1、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

2、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十、古筝与古琴姿势区别?

1、从外观上来看,古琴和古筝就有很大的区别。古琴没有琴码,相对古筝来说要细长一些,同时两者的轮廓外形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包括琴弦的设置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另外,两者的名称不一样,这就包括两种琴的年代也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呢,说道“琴”的话,就是指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而“筝”就叫筝,而且叫秦筝。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来说,古琴的出现要比古筝要早很多年,目前估测至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呢,我认为古筝和古琴的时间上谁的历史更加悠久还不能够下定论。

2、两种乐器,在琴弦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就数量上来说,琴最初5琴弦,后来成了7琴弦,中间没有琴码,一根琴弦能够发出多种声音。而古筝很多人都认为是从瑟这种乐器上发展而来,筝最初是12根琴弦,后来是13根,也就是唐筝,并且日本筝也延用13琴弦筝至今。后来琴弦数量越来越多,现在非常普遍的就是21根琴弦的古筝。古筝的琴弦是一根琴弦一个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姿韵风尚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