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289 2023-11-27 14:53 admin

一、知和行的关系: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件事的始与终,知行不能分为两截,它本来是一件事。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起心发念处,就是行。

因为“知”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意义世界的行动(知是行的主意),所以起心动念就是行。(“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起心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头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而“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落实和体现(行是知的功夫),所以这样的“行”也就等于是“知”的自然流露。

3、正因为意义世界同时囊括了心与物(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所以“知”和“行”自然呈现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没有内在,就无所谓外在。没有心,就无所谓物。(这里做个重点解释,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意义世界,没有意义的世界是不值得过的,也是不值得研究的。更直白的说,是没有的。物没有被心感知时,心与物是同归于寂的,当然这里不否定,物是客观存在的,当物被心感知到了,心和物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所以说,没有心,就无所谓物。即心外无物的道理。)

二、“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指人的感觉感受和实际行动。

知行合一,是指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三、一个人假如有了,所谓全新的认识和意识,就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新的行动。如果不去行动,就不算是真正懂得了,这全新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又加深了对这些认识和意识的理解。

四、“知行合一”,提醒以儒学理念,作为修身目标的人,“儒家修身功夫”的关键是从念头上修,否则知道的再多,把圣贤开示倒背如流,但是却不懂得修心,这样就是“行”的缺失,是实战修行中的懦弱和不给力。

五、“知行合一”,是衡量修行是否得当的标准。

王阳明真正意义上的“知行”,本来就是一件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