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首先,个人粗鄙地认为,话剧演员(喜剧演员)不同于影视演员需要比较严格的基本功练习,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也就是创作主体以及呈现手段的本质区别,就戏剧演员而言,对舞台语言、形体的要求,以及包括内心视线、中心任务、具象想象力、感知力、爆发力等等这些内在修养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我的导师曾说过,一个好的演员,好的话剧演员,他一定是一个哲学家或者至少是一个社会学家。他在舞台上要做的是再现世界、解释世界,从而影响受众,推动改造世界。包括对一个舞台人物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他的时代背景、阶级出身、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等这些,才能充分诠释好人物。
但我所作出的阐释和结论都是从经典体验派学院派的角度出发的,也是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其实,训练有素的肌体对舞台剧的呈现的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个人认为,作为演员最重要的还是天赋,也就对善和美的捕捉和表达,也就是要有一种审美敏感和创作能力。一个演员真正能征服人的是其所塑造的舞台角色,而好的舞台角色,需要的是思考,一个不会思考的演员永远不会成为好演员,一个静止的角色也绝不会深入人心,我觉得除了舞台技巧外,最总要的还是演员的内在修养,尤其是思考力。
就如刚刚我说过的,演员的伟大不在于怎么去重现,而是去再创造,演员的伟大不在于如何把世界解释的淋漓尽致,而是要去改造世界,是一种发自于并能触动心灵深处的诠释。所以,在一个演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必要的的声台形表的基本功,以及表演、戏剧、电影理论后,要做的就是对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广泛涉猎,培养自己的人文主义素养,也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关怀。
一个演员不仅要不断求美,而且还要求真求善。
比如要塑造一个反面人物,你如把他"演绎"成一个极坏的角色,这样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塑造,可能你所塑造的人物是"教科书"式的,但你是静止地看世界的,也就是你的角色会很平面,很标签。一个再坏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很好的品质的,可能他忠君爱国、可能他孝顺或者对爱情忠贞不二,抑或非常讲究局气等等等等,就是你要知道他为什么坏,他的坏是一个如何发展变化的过程,他的阶级立场还是家庭环境造成了他在某方面畸形甚至是反社会的性格特征,也就是他是怎么质变的,这些都要弄清楚,起码演员要自己不要乱。然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的性格的量变也要做充分分析。这样,你所塑造的人物才是立体的、多面的、运动的、辩证的,这才是活生生的人。
而你这样去塑造一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有的演员认为去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这就是求美,但我认为,演员的目的不仅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让受众重新认识世界,去批判世界,从而去做改变,也就是演员是社会改造的工程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天才的演员。
再就是表演艺术是一种过程艺术,而非结果艺术,表演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你怎么去诠释,而不是你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表演是一个没有极值的单向轴,如果你把那个极值标示出来了,你的表演就很单调了,没有了留白的表演是很平庸的匠艺。
你如果本科不是表演专业的,你缺少的是基本功和基础理论的根基,这个对于职业演员来说,特别是对于职业话剧演员是硬伤,应该报一个好一些的进修班去集中学习一下,尤其是台词基本功(舞台艺术语言)和舞台形体表现力(协调性和造型能力)这些,对于一个职业话剧演员这两项就是重中之重。研究生的话,基本都是师资方向(表演高等职业教学法)或者理论研究方向(戏剧学或者电影学的表演方向)了,这个其实学起来会比较枯燥,研究生阶段已经很少涉及到实践操作(舞台表演实践)了,你要读很多书,看很多话剧和电影。
影视后期制作基本常识
1.影视后期制作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影视后期是指电视节目的剪辑制作,通常包括“电视栏目”、“电视专题片”(宣传片)、“电视剧”、“二类广告”等。
这些节目通常每天、或每周都要播出,属于常规型的节目。有大量的制作需求。
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员。 电视广告不属于后期制作的范畴。
节目需求量小,需求高,通常由导演控制,新人很难进入。 影视后期人员的工作应该称为剪辑。
就是根据导演、编导的要求,按照剧本、剪辑脚本,将素材剪辑成一个成片。 一个影视后期人员需要掌握: 1、由分镜头理论为基础的电视节目剪辑理论 镜头剪辑、影视表现句式结构。
这些都是影视100年以来总结出来的节目剪 辑方法,是目前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 2、各种后期设备的使用,通常包括: 1)对编系统 Betacam 、Dvcpro 编辑机 2)非线性编辑系统 DPS Velocity、Edius pro、Avid xpress pro 等编辑系统 具备了上面的知识就可以剪辑节目了。
当然,各种类型节目的后期制作方式各不相同。 电视剧、专题类。
采用单机位分镜头(ENG)拍摄模式 电视栏目采用多机位(EFP)拍摄模式 大家可以看下,这两种节目的形态有根本的不同、拍摄的方式不同。
这样后期制作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都不同。 如果只是掌握软件的使用,如 Premiere Pro、AE、三维动画。
是无法制作节目的。只能作为设备使用人员来配合。
2.影视后期制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问得好大啊首先是软件,从平面的ps开始,因为常用的AE和ps的概念是一样的,接着了解并掌握剪辑与合成软件,有必要的话三维软件也要掌握,很多时候一些合成效果需要三维提供素材。
其次,就是头脑了,有整体制作的概念,剪辑要把握全片的节奏与调性,了解片子的创意与亮点,知道导演和客户关心的是什么。并且需要团队精神,项目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并且需要彼此沟通学习才行。
再次就是,需要一些平面设计的基础和能力。影视制作后期的人员,掌握了大量软件后会变成熟手,但是瓶颈就是缺乏设计的概念,影视其实就是流动的画面,构图设计、色彩感觉等等都是要有平面基础的支持的。
要成为“数字民工”并不容易,想做这行要考虑好吃苦,耐得住寂寞哦。
3.影视后期制作主要学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影视的后期制作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 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二,特效的制作。
比如说镜头的特殊转场效果,淡入淡出,以及圈出圈入等。现在还包括动画以及3D特殊效果的使用。
三, 声音的出现和立体声的出现进入到电影以后,我们应该还考虑后期的一个声音制作的问题,包括后来电影理论中出现的垂直蒙太奇等。 这三点是影视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何进行后期制作 传统的电视编辑则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
剪辑师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然后在寻找下一个镜头。此外,高级的编辑机还有很强的特技功能,可以制作各种叠画划像。
可以调整画面颜色,也可以制作字幕等。但是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你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录制一遍。
所以这种编辑叫做线性编辑,它给编辑人员带来了很多限制可以看到传统的剪辑手段虽然各有特点,但又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剪辑人员的创造力,并使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繁琐的操作过程中。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使剪辑手段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种技术将素材记录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剪辑。它采用了电影剪辑的非线性模式,但用简单的鼠标和键盘操作代替了剪刀加浆糊式的手工操作,剪辑结果可以马上回放,所以大大提高了效率。
同时它不但可以提供各种编辑机所有的特技功能,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扩展,提供编辑机无能为力的复杂特技效果。 数字非线性编辑不仅综合了传统电影和电视编辑的优点,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是影视剪辑技术的重大进步。
从80年代开始,数字非线性编辑在国外的电影制作中逐步取代了传统方式,成为电影剪辑的标准方法。而在我国,利用数字非线性编辑进行电影剪辑还是近几年的事,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大多数导演都已经认识到其优越性。
4.影视剧的后期制作需要懂那些专业知识
剪辑,包装,特效这些是基础的东西也很难说的很精细,但大致分成两块是必须要掌握的第一个是涉及的软件,比如3DMAX或者MAYA。
尤其是AE软件,要熟练应用,插件要全一点。第二个是剪辑。
其实现在像一些歌专业方面软件都不难,想学都可以学很好。至少拿过来就用不成问题,但是大部分公司现在很缺少剪辑人员。
这个不仅需要专业知识,重要的是手感,就是熟练程度。拍完无数片子,怎么样把这些片子剪好其实很难。
比如连个镜头如何连接,连接哪怕多一秒少一秒或者感觉就变了。这块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平时要多看电影多去找感觉。
5.影视后期制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问得好大啊
首先是软件,从平面的ps开始,因为常用的AE和ps的概念是一样的,接着了解并掌握剪辑与合成软件,有必要的话三维软件也要掌握,很多时候一些合成效果需要三维提供素材。
其次,就是头脑了,有整体制作的概念,剪辑要把握全片的节奏与调性,了解片子的创意与亮点,知道导演和客户关心的是什么。并且需要团队精神,项目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并且需要彼此沟通学习才行。
再次就是,需要一些平面设计的基础和能力。影视制作后期的人员,掌握了大量软件后会变成熟手,但是瓶颈就是缺乏设计的概念,影视其实就是流动的画面,构图设计、色彩感觉等等都是要有平面基础的支持的。
要成为“数字民工”并不容易,想做这行要考虑好吃苦,耐得住寂寞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