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m107太原交通广播主持人?
太原交通广播是我上下班路上必听的,主持人楚月最有名气,脾气大但办事能力强,远鸣,任婕是我最喜欢的两位,陪伴我下班一路特别有趣,好像最近换人了,齐威是中午的美食主播,去哪吃好的都知道,还有一些叫不上来的主持人,有金凯,都挺不错,读书会也不错
二、下班快乐主持人磊磊去哪了
好像之前生病了。磊磊娜娜又结合”了!江苏省交通广播网节目主持人林林在通过近三个月的病休后(心脏手术),总算又再出今日的《滴滴叭叭早上好》综艺节目,与老搭档丽丽鲜红色“情侣服装”现身。
综艺节目充斥着温暖,诸多“早餐”难抑兴奋情绪,陆续通电话、发微信进去,说磊磊娜娜一个像螺钉、一个像螺丝帽。
三、主持人劳春燕:怀孕后坚持上班,跟丈夫分居多年,风光背后有心酸
在央视众多的女主持人中,劳春燕绝对是低调又有实力的一位,
只因主持的都是严肃的时政节目,知名度不如董卿、周涛和李思思等人,
但她无论是才情、长相还是主持功底,都属于拔尖之列,
劳春燕曾以市状元、省第四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她从东方卫视一路打拼到央视,
主持了《新闻1 1》《焦点访谈》等多档热门栏目。
2006年,劳春燕主持法制频道的热门栏目《中国法治报道》,
打破了该频道一直以来被男主持人主导的场面,
她曾在2003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2013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但这些成就绝不是劳春燕平白无故得来的,
在她风光无限的背后,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辛酸,
怀孕仍坚持上班,与丈夫分居两地十几年,孩子一出生就从身边送走,
知名女主持人劳春燕,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奋斗史呢?
01
1972年,劳春燕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足家庭,
父亲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也是市电视台的一名新闻工作者,
体面的家境让劳春燕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在她的教育上,秉持着存真求实态度工作的父亲也一向要求严格,
在课外总是让她阅读一些人文书籍,了解 社会 和 历史 ,陶冶她的高尚情操。
劳春燕自己也是个勤奋爱学的孩子,
在同龄的孩子都喜欢追逐打闹的时候,她唯独爱读书,
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是学校里人人称赞的尖子生,
而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劳春燕也对新闻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中学开始,她便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地学习新闻知识,
并且决定要在将来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中学毕业时,劳春燕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绍兴一中,
这所省重点学校曾培养出2位北大校长,17位院士,
更是有不计其数的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
劳春燕在这样尖子生云集的环境里,依然保持着靠前的学习成绩,
而且她也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劳春燕热心于各种校园活动,在文艺表演中更是展现了出众的口才。
学校教导主任非常欣赏劳春燕,认为她适合去做外交官,
于是亲自写了满满三页纸的推荐信,
希望不来绍兴招生的外交学院可以为劳春燕破个例,
遗憾的是,最终劳春燕没有被破格录取,
但这也没有令她沮丧,她感激了老师并说道:“谢谢您的推荐信,其实当不上外交官也没关系,因为我更希望未来能当个主持人”。
劳春燕没有忘记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得知复旦大学的新闻学排名全国第一,
她便把“复旦”两个字偷偷写到了本子上激励自己,
高考时,刻苦学习的劳春燕收获了回报,
她以绍兴市第一名、浙江省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进入大学后,劳春燕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她时刻鞭策自己,在大学的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紧张忙碌的大学生活里,
劳春燕一边努力地在课堂上储备专业知识,一边阅读了上千本的书籍,
她没有落下任何一堂课,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每天都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穿梭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她参演过学校的话剧,在校刊《复旦人》上发表过文章,
还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复旦大学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的主持人。
这是劳春燕第一次接触真正的主持工作,
她感到既有被人认可的成就感,也对这份工作生出了更多的向往,
因为这份工作,劳春燕还得到了每个月12元的生活补贴,
这对于当时一份排骨只需要4毛钱的物价,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让劳春燕更加有了动力,积极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主持能力。
劳春燕的大学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原本是四年制的大学,她在第三年就修满了所有学分,
最终被学校允许提前一年毕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可以肯定的是,劳春燕在此刻就已经领先了大部分同学一大截,
但在面临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问题上,她也犯起了难。
负责毕业分配的老师告诉劳春燕,
她可以选择去高校任职,也可以去政府机关当公务员,还可以去出版社,
劳春燕看着这些选项,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
她想起自己来到这所校园的初衷,就是为了像父亲一样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加上自己大学三年以来的历练,她对主持人这个职业跃跃欲试,
最终她选择了留在上海,进入了上海电视台工作。
02
虽然距离她梦寐以求的主播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她也深知,这正是自己打好基础和向前辈汲取经验的好机会,
她从小到大的拼搏进取精神再次发挥了作用,
她没有像其他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抱有幻想,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努力,
劳春燕对待工作的态度无比认真,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都远超同辈,
在完成编辑工作之余,她每天都练习发声和播音的基本功,从未懈怠。
仅仅几个月时间,劳春燕的出色表现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她被升任为《今日报道》的主持人,正式开启了主持生涯,
这是一档需要专业素养的新闻直播节目,劳春燕非常重视这次的机会,
虽然是主持首秀,但她毫不怯场、落落大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1995年,劳春燕毫不意外地再次获得升任,
在新闻评论栏目《新闻透视》中担任责任主编和主播,
同时主持两档节目对于劳春燕来说是个挑战,
但她依然应对得游刃有余,将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
1998年,劳春燕担任深度报道栏目《星期视点》的主编、主持人,
她已经从懵懵懂懂的新人,变成了电视台里独当一面的知名主持人,
她参与的一则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此时的劳春燕,已经是上海电视台的台柱子,
无论在同事还是领导眼里都十分优秀,未来大有可为,
但劳春燕没有骄傲浮躁,她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主持的都是经济新闻类节目,
她常常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挑灯夜读”自学经济知识。
2001年,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性,
已经阔别校园7年的劳春燕再次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
她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继续着在上海电视台的主持工作,
尽管一天的行程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但劳春燕从来不叫苦喊累,反而觉得很充实,
2003年,劳春燕从母校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她的事业也更上一个台阶。
回到电视台后,劳春燕担任了人物访谈节目《人在上海》的制片人、主持人,
因为自己也在上海工作了多年,她对于“沪漂”的生活非常有感触,
劳春燕改变了这档节目对以往的主持风格,不再端着稿子念,
她亲切而大方地连线访谈对象,还会加入一些和观众的互动,
让这档节目更具有温度,收视率也大大提升。
2003年,劳春燕出任《人在上海》系列丛书的主编,
她将在主持节目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更是让自己的主持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不久之后,东方卫视成立了,
劳春燕在上海电视台的成绩有目共睹,因此也被调到了东方卫视中主持多档重要的节目,
比如《东方夜新闻》《东方封面》和《今日新观察》,
在节目中,她主动担当制片人、编辑和主播的位置,全方位地磨炼自己的采编播能力,
在东方卫视期间,她主持了连宋大陆行、神六载人航空等多个 历史 性的新闻直播,
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台领导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劳春燕,
可见她的出色主持能力已经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2004年,劳春燕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和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5年的中国电视主持人年度颁奖晚会上,还获得了“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奖”,
手里握着分量极重的奖杯,劳春燕感到非常欣慰:“多年的耕耘有了收获”。
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爱情也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在东方卫视期间,劳春燕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裘正义。
03
不同于在工作中的严谨和端庄,劳春燕在生活中是一个“接地气”的人,
她没有主持人的架子,也会在晚上跑步健身、和朋友们嗦粉吃宵夜,
而这样优秀又有烟火气的劳春燕,身边自然也不乏追求者,
但劳春燕一直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无论是在事业上精益求精,在对待感情也一样,没有合适的人就不会轻易交付真心,
而出现在她生命中的这个人,也有着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裘正义同样毕业于复旦大学,在新闻行业工作,而且也是浙江人,
比劳春燕大8岁,不仅也是她的老乡,还是校友兼同行,
优秀的人就像两块磁铁,只要遇到了便会相互吸引。
裘正义和劳春燕的成长路径非常相似,从小就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1982年的高考中,他以浙江省状元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并且在复旦大学一路读到了博士毕业。
毕业之后,裘正义曾留校任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之后又到了新民晚报工作,能力强硬的他不久就升到了副总编辑的位置,
同时也担任上海报业的副会长,发表过的作品更是获奖无数。
劳春燕和裘正义相识在一次工作中,
因为台里安排的任务,劳春燕来到了裘正义在新民晚报的办公室,
两个人相见恨晚,第一次见面就找到了知己的感觉,
知性大方的劳春燕,更是给裘正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后因为工作关系,两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而他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出奇一致,
相互欣赏、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他们的关系也从知己上升为了恋人,不久后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个是知名主持人,一个是优秀的总编,
劳春燕和裘正义的结合令很多人感到羡慕。
工作中,他们在多次合作和交谈中默契十足,
生活中,他们举案齐眉,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家里也总是堆满了书籍,
每到夜晚,他们都会一起窝在书房里,双双拿起书本阅读,
时不时畅所欲言聊聊对书中的见解和看法,
读到兴起之处,也会合上书本谈谈心得体会,
这样温馨融洽的场景,成了劳春燕和丈夫相处的日常,
也许在他人看来有些枯燥无趣的时光,
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再惬意不过的生活乐趣。
但劳春燕没有因为婚姻而停下事业的脚步,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公开招聘女主持人,
劳春燕得知后立刻赶到了北京参加面试,
有着多年主持经验、主持功底醇厚的劳春燕击败了众多竞争者,
成功脱颖而出,收到了央视的录取通知书。
欣喜若狂的劳春燕立刻将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和父母,
并且决定要离开东方卫视,前往央视发展。
裘正义听到后也为妻子感到高兴,但也提出了担忧:“我们年纪都不小了,是时候考虑生个孩子了,但你要去北京发展的话,我们就得两地分居”。
而劳春燕的父母更是强烈地反对,
劝她道:“你在上海过得多好啊,为什么要去北京从头开始,再说你才刚结婚,难道不想要这个家庭了?”,
这些话对于劳春燕来说的确不假,
刚刚组建家庭的她还没有过几年稳定的婚姻生活,
而且央视人才济济,即使是在东方卫视站稳脚跟的劳春燕去了也很难有一席之地。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央视,一边是家人的担忧,
劳春燕选择了听从内心,她对他们说道:“我想趁着年轻去拼搏一把,不想给以后的自己留下遗憾”。
看着劳春燕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同样身为新闻工作者的丈夫理解了她,
尽管自己心中也有许多不舍,但还是和她一起劝说了父母同意,
他选择了鼓励妻子去攀爬央视这个新闻行业的金字塔,并且为她感到骄傲。
因此,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个男人,
而裘正义就是那个支持劳春燕进步的男人。
34岁的劳春燕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迎接她的是一切未知,
因为工作还在交接中,她没有得到央视安排的宿舍,只能自己租房子住,
出租屋的条件自然是不敢恭维,时不时有小强来光顾,
劳春燕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灯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蟑螂,
而且北京气候干燥,身为南方人的她经常嘴唇干裂,甚至流鼻血,
她每天也要挤地铁上下班,又是还因为加班错过了末班车,
但初到北京的种种不适应,也丝毫没能影响她在工作的出色表现。
她主持的《中国法治报道》收视率节节升高,
节目中,劳春燕干练犀利的语言风格,沉稳大气的台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劳春燕在央视的工作非常忙碌,而丈夫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业,
两个人能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一年才能见到三四次面,
裘正义体谅劳春燕在北京独自打拼的艰辛,只有要机会就会来找她,
而每次团聚,他们总是匆匆说不到几句话又要告别了,
短暂的相处时间,却让这对夫妻更加珍惜彼此。
2009年,劳春燕获得了央视领导的肯定,打算将她的工作重心转到国际频道。
而就在转岗交接的关键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由于常年劳累,劳春燕的妊娠反应非常大,经常呕吐、吃不下饭,
而身边没人照顾,只能回到出租屋后自己照顾自己,
丈夫得知后非常心疼,想要放下工作赶来北京照顾她,
但劳春燕却体谅丈夫的不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别担心”,
而为了不让父母操劳,劳春燕在电话中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劳春燕怀孕7个月时,依然努力克服了妊娠反应,挺着大肚子坚持在岗位上,
怀孕9个月时,劳春燕在北京生下了儿子“阿宝”,
赶来北京的丈夫和父母喜出望外,但看着瘦削的劳春燕也格外心疼,
等到儿子过了母乳期后,她就把儿子送回上海,交给丈夫和父母照顾,
骨肉分离时总是不舍,但劳春燕在事业和家庭中还是选择了前者,
忍着对家人和孩子的思念,继续奋斗在央视主播的岗位上。
之后几年里,先后主持了《焦点访谈》和《军情时间到》。
有了孩子后,劳春燕多了一份对家庭的牵挂,
一有空就会询问丈夫家中的情况,
而丈夫每次视频时都会给她报平安:“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
每当她想念孩子时,丈夫也会抽空带阿宝去北京看她,从未有过抱怨,
这样的分居生活,劳春燕足足过了7年。
04
2016年,到了阿宝上小学的年纪,
劳春燕才把他接来了北京读书,
夫妻俩也在北京买了房子安家,丈夫也时不时来北京定居一段时间,
遗憾的是,裘正义的工作重心仍在上海,他们一年到头也还是聚少离多,
但距离和时间没有让他们之间产生间隙,
他们没有像许多分居两地的夫妇一样一拍两散,
而是在相互的谅解和支持中,感情变得更加亲密。
时至今日,劳春燕依然活跃在央视中,
今年担任了特别栏目《三星堆新发现》的主持人,是备受大家喜爱和认可的知名主播,
许多人羡慕劳春燕一路走来的风光无限,羡慕她的成功和地位,
但却不知道,这是她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和丈夫分居两地十几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以及数不清的坚持和努力,
才是劳春燕能获得这份成功的真正原因,
同时也少不了丈夫裘正义在背后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