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在当时是杰出的;后来因为在卢浮宫的丢失,让世人所熟知、声名鹊起;岁月的沉淀,让它变得伟大。
蒙娜丽莎的创作,使用了“三角形构图”、“黄金比例”和“远近透视法”,尤其是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透视法,,在当时是开创性的、革命性的首创(请参考下面的配图)。用脸部的阴影、渐变强调表情等这些手法,迅速被当时的画家吸纳采取。
达芬奇不单单是个画家,还是雕塑家、建筑家;是卓越的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解剖学家;机械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
请不要惊掉下巴。达芬奇就是这样的天才,千年难遇。所以,蒙娜丽莎是杰出的作品没有问题。但要伟大还不够火候。
蒙娜丽莎,是当时意大利新贵乔孔多的妻子。请画家为自己及家人画像,是那时高大上的贵族做派。不巧,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处在哀痛之中,无法配合画家“作乐”。此画达芬奇画了4年,期间请过不少喜剧演员和音乐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蒙娜丽莎笑一下、再笑一笑。
蒙娜丽莎,真的是悲痛,无法面对幼子的死亡。惨淡的配合,形成了似笑非笑、像哭像笑的样子,成为让后世人着迷的招牌式的微笑。
让蒙娜丽莎走上神坛的,其实是它在1911年8月的失窃。
平常蒙娜丽莎都保持微笑,静静的待在卢浮宫里。当然,保安措施是非常的严密。当时有句谚语是“偷走蒙娜丽莎”,就是用来指代“不可能的事”。如今,不肯能的事竟然发生了,全世界震惊。而且这一丢就是两年。
那个年代传播是有限的,蒙娜丽莎的名声,只限于专业人士和一部分发饶友当中。还有些人只闻其名却未见过真身,甚至,连报社发消息时都能用错图片。两年多失窃的时间,媒体不停的炒作,无孔不入的报道,给蒙娜丽莎做足了免费的广告,让蒙娜丽莎变得在全世界家喻户晓,当仁不让坐上了头条。
其实,到现在也依然不断有人怀疑,那失而复得的蒙娜丽莎是否是达芬奇的真品。每每有人宣称他在世界某处发现了真迹。
现在,每年有600万游客争先恐后的涌向卢浮宫,都想一睹蒙娜丽莎的芳容。但人群摩肩接踵,其实你根本无法近前、更无法细看她那迷人的微笑。真假与否,没人在意。
那就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