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范瑞娟+梁山伯,越剧范瑞娟,范瑞娟最得意弟子是谁?

96 2025-02-16 14:38 admin

一、范瑞娟+梁山伯,越剧范瑞娟,范瑞娟最得意弟子是谁?

范瑞娟先生的优秀弟子不乏,最得意的莫过于坚守舞台几十载的吴凤花老师了!她是德艺双馨的范派承继者!

二、越剧范瑞娟有多厉害?

范先生11岁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14岁即前往上海越升舞台演出。1941年夏初,年仅17岁的范瑞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毛遂自荐成功救场,从此当上了主演。在长达六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范先生多次开创了越剧史上的先河: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成为一代开派宗师;首创了以优美抒情为主要风格的[弦下调],极大地丰富了越剧声乐的表现力……

范瑞娟:17岁毛遂自荐当上主演,与其他九姐妹共创越剧辉煌时代

范瑞娟先生一生致力于开拓越剧艺术全新的表现空间,不仅在吸收传统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剧种的特色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而且积极提升越剧的精神气质与思想内涵。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范瑞娟就与袁雪芬合作,投入了“新越剧”的改革,直到1947年夏,一件轰动上海滩的大事在戏曲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范瑞娟在越剧创新道路上的里程碑。

前些年,以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为代表的十位越剧界知名演员在上海黄金大戏院联合义演《山河恋》——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越剧实验剧场,这十位名角发起联合义演行动,上演由大仲马小说改编的中国故事《山河恋》,在十里洋场掀起了一场飓风,也就此开辟了越剧发展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十位演员分别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史称“越剧十姐妹”。

风雨七十载,“越剧十姐妹”(除筱丹桂早逝外)在舞台上奋力开创基业,不遗余力地收徒授艺,使越剧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成就了建国后越剧的第一个辉煌时代。她们当中的每一位都成为越剧史上的宗师级人物,桃李满天下。

近年来,尽管“十姐妹”渐次谢世,然而她们所开创的时代并未终结,时至今日,女子越剧在舞台上依然续写着传奇诗篇。纵然范瑞娟先生的仙去令人扼腕,但是先生那种在创作上锐意创新、砥砺前行的可贵精神为后辈永远地继承下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中不仅有各个代际多位“范派”弟子传承先生衣钵,同时深慕先生风姿的小百花人愿以先生为榜样,坚持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开拓越剧表现的新疆界,让越剧艺术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越剧范瑞娟和徐玉兰的关系?

范瑞娟和徐玉兰在《红楼梦》戏里,是表兄妹和情人关系。

四、越剧大师徐玉兰范瑞娟老师都还健在吗?

  越剧大师徐玉兰和范瑞娟大师还都健在,徐玉兰大师今年虚岁95,范瑞娟大师今年91岁,她们都年纪大了,已经慢慢淡出观众的视野。在此祝两位大师健康长寿!

五、范玉娟唱的越剧都有哪些?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别名范竹山,出生于浙江绍兴,国家一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越剧范派创始人 。

主要作品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忠王李秀成》《绣襦记》等。其主演的《西厢记》《白蛇传》《打金枝》《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优秀剧目,在观众中享有盛名。

六、范瑞娟出生地?

答:范瑞娟出生地是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

范瑞娟,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范瑞娟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1935年4月18日范瑞娟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

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

1941年夏初,范瑞娟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

1953年10月,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

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同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2月17日11时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

七、越剧电影紫娟扮演者?

1962年的戏曲艺术片《红楼梦》中饰演紫娟的是孟莉英 。

孟莉英,女,二级演员。上海人,1934年12月出生。1951年考入杭州民艺剧社学戏,工小旦,业师竺素娥、陈素云。1953年进入上海天鹅越艺社。1954年4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1955年3月转上海越剧院二团。她扮相俏丽,唱腔清脆,擅演小花旦,在1954年首演的《春香传》中扮演丫环香丹,初展才华,引人瞩目。长年为王文娟配戏,出色地扮演了四个由王文娟饰女主角的贴身丫环,即《春香传》中的香丹、《红楼梦》中的紫鹃、《孟丽君》中的荣兰、《西园记》中的香筠,在观众中赢得了“丫头王”的美誉。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塑造首推紫鹃一角,被周恩来总理唤作“小紫鹃”。在表演上得到周总理的指点,要她掌握好表演的分寸,做好陪衬角色。她在“焚稿”一场中,着重体现了紫鹃与黛玉非同一般的主仆关系,富有情同姐妹的深厚感情。在“哭灵”一场中,她对宝玉从不满到同情,均表现得层次分明。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剧团人员时,亲自点唱“问紫鹃”一段。剧团去香港演出时,这段唱也常被点唱。她在《西园记》中有一段18个赵小姐的唱腔,唱得夸张风趣,唱出了人物俏皮机灵的性格,有很强的喜剧趣味,深受观众欢迎。她参加了电影《红楼梦》、电视剧《西园记》、《孟丽君》的拍摄。

八、范瑞娟最得意弟子是谁?

陈琦。

1932年生于浙江绍兴的陈琦,年仅15岁就进刘雅君科班学戏工小生,师从金月升等男班艺人。她从小钦慕范瑞娟的表演和唱腔,从艺后对范派艺术更是潜心研习。除了学习越剧基本功,还花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潜心钻研范派的唱腔艺术,力求使发声方法趋于科学性。在演唱中,陈琦注重发音收放自如,吐字坚实稳准。在塑造人物形象性格方面,讲究以字行腔,以腔传情,善于将语气、语调、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儒雅的范派艺术,形成多元化的表演艺术风格。

九、求,越剧,范瑞娟,和,徐玉兰,的,全本,或,片段。父母,喜欢 ! 非常感谢?

越剧《追鱼》王文娟、徐玉兰

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越剧《五女拜寿》何英、董柯娣、何赛飞、茅威涛等

梨园戏《朱买臣》曾静萍、林苍晓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龚万里、曾静萍

梨园戏《御碑亭》曾静萍、林苍晓、张纯吉

梨园戏《陈三五娘》青春版

梨园戏折子戏《郭华·买胭脂》、《董永·摘花》

川剧《白蛇传》

私心强推比较小众的梨园戏

十、范瑞娟和袁雪芬有什么恩怨?

有恩怨。因为范瑞娟和袁雪芬都是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二人曾经合作过多部电影和戏剧作品,但在某些事情上发生了矛盾和摩擦,导致二人之间出现了恩怨。据报道,范瑞娟曾经在某次采访中暗示袁雪芬是不道德的,而袁雪芬则在自己所写的回忆录中对范瑞娟提出了批评。这些事情可能是导致二人恩怨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范瑞娟和袁雪芬在表演风格和性格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可能在合作中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二人之间的恩怨。总之,范瑞娟和袁雪芬之间是存在着恩怨的,但恩怨的原因和细节并不是很清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