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想多了,知乎就不是自媒体平台,要做自媒体就不该来知乎。
知乎的流量分发逻辑和其他信息平台有本质区别,其他信息平台是创作者中心制辅以事件(热榜新闻)中心制,核心是创作者创作什么内容,平台选择其中反馈好的分发给观众。在这当中,虽然观众的喜好会明显的影响创作者制造的内容,但大体上创作者的流量还是来自于粉丝,特别是微博这类的平台上,大量明星的粉丝关注的都是明星发布的个人信息。
而知乎,本质上流量分发的逻辑是问题中心制辅以事件(热榜)中心制,主要的流量来自于读者自行搜索的问题,某些热门问题下的回答会在几年后仍然能带来流量。除此之外,前两年知乎取消了知乎答主的回答向粉丝关注列表的推送机制,绝大部分创作者产生的内容将不再推送给自己的粉丝,而是改由知乎根据粉丝的阅读偏好来决定是否推送,这就导致了对于知乎的万粉答主来说,其自媒体的私域流量接近于零(答主猜测绝大多数情况下能直接收到关注答主创作信息的推送不到粉丝数的1%)。这就导致了对于知乎答主来说,十万粉级别的答主只表示其在写作水平上高于万粉答主,获得的认同更高,但在自媒体流量上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距,都是只有百来个被知乎标定为特别关注的核心粉丝会成为两个答主的私域流量,其他的粉丝基本不会收到其创作的信息。再加上其他平台上创作者在内容创作领域是自己做主,自己想写什么想发什么都可以,而知乎答主的内容创作大体是要围绕着问题来进行,这就使得两者在媒体内容上天差地别。前者可以在平台上发自拍,发搞笑视频、发自己的行程等很私人化的内容并获取大量流量,而在知乎,这种内容的创作只能限定在极少数对应问题下得以展现,除了关心这些问题的读者之外,答主个人发的此类高度私人化的内容很难获得知乎的平台流量,这就使得知乎上几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自媒体。
举个更简单的现实例子,答主所在地区要求体制内员工和机构申报个人和机构的自媒体账号,其中包括了两微一端、抖快加头条、甚至小红书也算上了,但知乎、豆瓣、贴吧等理论上也有一定传播力的平台却不在此列,足以说明知乎上真的被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自媒体。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