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莫言公众号开了100天,你怎么看他这100天里发布的内容?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9-17 19:27   点击:3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00天,17篇原创内容,75万关注。看了一下我的手机,88位好友关注了莫言,足见网友对莫言还是挺感兴趣的。

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本身就是莫言的书粉,也有不少是冲着名头过来,毕竟诺奖作者。

莫言不太像余华、王小波,他们的小说本身就很有阅读快感的(虽然余华早年以先锋作家的身份亮相),比如《活着》的故事性,《黄金时代》的突破禁忌感,能够让年轻读者迅速产生认同,雅俗共赏。

莫言不一样,他虽然处理的是俗题材,但关注的生存经验,深挖的民族之“根”,在文学讲述上却并不通俗,有时候甚至会走的很远。

写作是舍此取彼的活儿,读者的注意力就那么多,你要那样,就顾不了这样。要精确地传达、分享更重要的事情,经常会顾不上取悦读者,最后卖不卖座就只能看命了。这也是严肃文学和通俗读物的旨趣区分所在。

所以如果你是在比较早的时候看他的书,比如十六七岁,能够感受他喷薄欲出的讲述欲望,却看不清一个故事轮廓,起承转合,对传达生活经验部分,更是直接忽略,最后就导致审美遇挫。

因为这种原因,莫言给很多人就留下两个刻板印象:

一是严肃,似乎试图用文学回应生活的作家,天然就该板着脸;

二是负能量。当代读者对过去的理解,多是建立在官史表述而不是生活经验上的。很多人连饿都没挨过,指望他在经验上把握莫言就很难,因为饿在莫言这里是一种激情,一种最基础的原动力。官史表述多宏大而方向性,并且受诸多引力场干扰,个人记忆不然,它是诉诸情感和共同经验,和宏大叙事发生抵牾,亦是所在难免。但对年轻读者而言,这种不同,就会构成一种冒犯,甚至引发其去揣测讲述者的动机。

这两个刻板印象,大约就是对莫言比较主流的误读。

公众号向网友展现了莫言的另一面。虽然其中不少篇幅,是旧文摘选,但选题方面,看得出来也是在努力适应新媒体阅读,尽量拣选那些经验共通的(比如养猫),满足猎奇欲望的(比红高粱幕后),满足大家的窥视欲望。

这么以来,首先是褪掉严肃的壁垒,建立情感桥梁,让你从生活上把握他,产生沟通欲望,使你明白他在生活中也是普通人,而非负有某种崇高使命、因此也不得不拒人千里的大人物。而且他的语感很好,比如这段:

节奏很好,排版也比较自媒体,看的时候没有负担,不用正襟危坐。

再就是建立了一个比较舒缓的阶梯,让你知道同样的事情,题材,莫言这样的作家会去怎么把握它,会怎么从里面发现不同。

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作家像画家,创作多不是怎么遣词造句,而是怎么看。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塑造一个人物,称其愿意跟另一人交朋友,乃是服气后者的见解,遇到事儿上,就想借他一双眼睛去看。我们看作家也是如此,去看他怎么看,借他的眼睛。

不同作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余华经常表现的就像是个游医,马原是涉入边缘领地的文明人,毕飞宇是细腻体察的南方人,外国的,巴尔扎克会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机器,关心各零部件怎么运行。莫言怎么看?我以为他是倾向于做一种传奇化的看。同一个题材,对之进行扭曲,变形,变成像漂浮在野地的薄雾,传闻的街谈巷议,有上句没下句,看着飘飘的,一愣神才知道,原来是那么个事儿。这其实很像人的经验和记忆,记忆、感受,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时断时续的,当你做出定性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舍弃了哪部分生活,又留下哪部分作为结论的依据,要等过很久后,触到其它东西才恍然明白,原来是那个样子。

我觉得后面一种作用,是非常好的。机缘凑巧的话,可能会把你带进经典文学的殿堂。另外其实也比较推荐大家阅读莫言的短篇、中篇。一则我以为他在这方面似乎更加游刃有余,并且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由多个短篇组成大的家族、故事群;二则他的那种沛然莫之能御的劲头,写出长篇读起来也是比较累人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