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的地球温度是多少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5-16 23:09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现在的地球温度是多少

现在地球的平均温度大约为15℃. 白垩纪热浪 在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地球达到较高的温度.当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为22.8℃,比现在高7℃多,

二、全球变暖会对气候的湿润度产生什么影响?

1.更多森林大火

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过去几十年中,在美国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发生,影响的区域更广。科学家发现,气温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关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乾燥,而且乾燥时间变长,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2.古迹彻底毁掉

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令文明古迹彻底毁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古代王朝的首都。

3.「回弹」的群山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顶的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的高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都经历了缓慢的回弹过程。几千年来,这些冰山长期压著地表,导致地表受到压制。随著冰川融化,压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减轻,地表慢慢回弹。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这些山脉回弹的速度加快。

4.运行更快的卫星

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著大气电离层的密度,这对在该层运行的卫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不断上升,低空的二氧化碳分子相撞时释放热量,导致空气变暖,而在高空二氧化碳分子稀薄,相互撞击的机会不够频繁,所以热量就向四周辐射,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电离层气体的温度比低空要高)。随著更多二氧化碳到达高空,更多冷却过程发生,空气流动性变差,所以大气变得更加稀薄,对卫星的拉力更小,导致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5.改变动物基因图谱

由于植物今年提早开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时间迁徙的动物或许会错过所有的食物。而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内部生物钟早早适应变化的动物更有机会生育有更强生存能力的子女,从而传递它们的基因信息,因此最终改变整个种类的基因图谱。

6.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

全球变暖使得永久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而对于高山来说,冻土层的融化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

7.湖泊消失

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周边地区有125个湖泊消失。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冻结带解冻。由于这些永久冻结带解冻,湖水已经渗透到了土壤里。

8.极地植物现生机

北极冰层的融化为北极的生物带来了光明前景。研究发现,现在的北极土壤中叶绿素的浓度比古代土壤要高,显示了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的生物繁荣。

9.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

从19世纪初开始,花栗鼠、老鼠等动物就开始向高处迁徙。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迁徙,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环境的改变还威胁著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为它们栖息的冰层在慢慢融化。

10.过敏症加剧

研究显示,空气中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量以及更高的气温也是导致过敏的因素之一。全球变暖令植物比以前早开花,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让植物制造出更多的花粉,令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过敏源早来,过敏季节又迟迟不走。过敏症就只能越来越严重了。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人人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

我们目前可采取的措施: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

2、严守法定速度

3、保持轮胎胎压处于适当值

4、汽车内不要堆积无用的东西

5、禁止油门的空转。

6、防止汽车急发动,急加速、急刹车,保持正常车距

7、尽早挂高速挡

8、防止违法停车以免招致堵车

9、减少使用车内空调

10、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11、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

12、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

1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

1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

15、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1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

17、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三、我的低碳小窍门作文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一股“低碳”风悄然刮来。

种种迹象表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正在向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渗透。

举手之劳享受低碳生活

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7℃还是30℃?用白炽灯还是节能灯?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走路还是开车?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台州市民认真思考的问题。

家住海悦公寓高层的叶国忠,是椒江区一位物理退休教师。在常人眼里,他有些另类,甚至难以理解。因为他不仅养成了随手关灯的习惯,出门时,还要关闭电器,拔掉插头。“用10度电,相当于排放7.85公斤二氧化碳。”叶国忠说。

叶国忠还让儿子帮他把家中所有的电灯泡全部换成节能灯,新装修的房间里只有卧室装一台空调,客厅和书房都没有安装。平常,他一般不乘电梯。

他说,他老婆甚至连烧饭的习惯也变了,比如提前淘米,浸泡10分钟后,再用电饭锅煮。这样,一个月下来,大概能节省14度电,减少不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而享受的是一种低碳生活。

作为一名时髦的白领女子,在银行工作的何小凡曾经很喜欢买衣服。每隔几个月,都少不了和朋友一起到商场“血拼”。要是遇上商场节假日促销,更是大包小包往家里拎,家里的大小衣柜“衣满为患”。而去年至今,她总共只买了两件衣服,让同伴刮目相看。

何小凡这样解释她的转变:频繁购买新衣是一种不环保行为。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变成面料,从成衣制作到物流,从使用到最终被废弃,都是高消耗生活。“我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要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有车,但能不开就不开,选择拼车或自行车、公交车出行,这是家住台电小区的周若云去年以来的生活方式。

在周若云看来,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拼车或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当然最好不过。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台州电厂上班,他女儿和同事的儿子都在市实验小学读书,他和同事拼车上下班、接送孩子,每个星期轮流一次。

勿以善小而不为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减少碳排放,就是要相应优化、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刘旺财是我市引进的科技人才。他说,“低碳生活”理念可以概括为简约的生活方式,即“适度的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果以我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以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少用一个塑料袋,等于减排二氧化碳0.1克;夏天空调打高1℃,每台每天可以减排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不久前,全市许多家庭主妇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家庭节能减排实用手册》。这本小册子由市妇联编印,内容通俗易懂。

如果说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从这本手册子可以看出,低碳生活,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市民要做到低碳生活,可以从身边日常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身体力行是关键。”刘旺财认为。

以用电为例。低碳生活细节贯穿于家居用电的各个环节,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许就会让你加入到“低碳族”行列。

市电业局副总经济师胡安泰这样提醒市民:多用低谷电,少用“长明灯”;家用电器尽量不使用“声控、光控、遥控”等作为控制的开关,插头插座接触良好也能节电;电水壶的电热管积水垢要及时清除,才能提高热效率;及时关电脑,一年能节省几百元钱……

低碳并不神秘。专家介绍,还有许多“细节”和生活小窍门可以帮你实现低碳生活。比如,选用小排量汽车,避免突然变速、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开车出门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居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饮食多吃素,少喝酒;到商场买东西,别忘记了自备购物袋;使用手帕,少用纸巾……

“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胡安泰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