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问题里的描述进行纠正,鲸类有体型很大的种,但是并不是所有种都大,种群和数量多的物种通常并不大。
除了十余种大型鲸类,剩下的都是小型鲸类,包括所有的海豚,它们和鲸是同一类,只不过因为生活习性和体型差异的问题导致一开始并没有被当做一类。
鲸类里体型巨大的其实主要还是以滤食为主的须鲸类(抹香鲸作为齿鲸体型也非常庞大,但算是特例),它们变大的进化过程是符合规律的。
在古生物界,有一个假说,叫做柯普法则,由著名的恐龙学者柯普所提出的。柯普法则认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总是趋向于体型变大。
比如他最熟悉的恐龙,在三叠纪初上舞台的时候并没有恐怖的体型,等到白垩纪灭绝之前,蜥脚类恐龙(如梁龙、超龙)的体型已经变得非常夸张,最大的品种体重能达到100吨。
类似的,哺乳类的进化历程也符合柯普法则的描述。白垩纪时的哺乳类祖先体型非常小,体重以克计算,没有人的一个手掌大。而经过数千万年的进化,哺乳类现在占据了好几个提醒最大排名的前列,比如非洲象,和鲸类。
这个假说或者规律的内涵其实是反映生物的竞争力。当一个物种在其生态位拥有足够强的竞争力,垄断大量资源,同时也没有天敌威胁,那么变大就是一个有效的巩固王权的手段。
以鲸类为例,鲸类的历史其实并不算久远,大概在几百万年前,鲸类的体型还十分“正常”,但是有一些鲸类似乎找到了一种更高效的进食方式,捕食个体小但数量庞大的食物,它们的牙齿开始向滤食器演化,捕食效率不断增加,体型也变得更大,直达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威胁到它们的生命,于是滤食界的老大须鲸就诞生了。
蓝鲸靠捕食磷虾长到了200吨,在吃磷虾界完全没有敌手,但如果没有磷虾,它们的命运可能会像恐龙一样。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内容的问题。
图注:鲸目当中不仅有巨大的鲸类,还有许多小型的海豚呢,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鲸类的成员们,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首先来说一下鲸目(Cetacea)吧,今天海洋中所有的鲸都属于鲸目,这个分类单元之中又包括了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须鲸亚目(Mysticeti)包括了我们熟悉的海洋巨人,比如蓝鲸、长须鲸、大翅鲸、露脊鲸等等,最大的蓝鲸体长超过30米,最小的小须鲸体长约6米;齿鲸亚目(Odontoceti)则包括了我们熟悉的各种海豚,还有虎鲸、抹香鲸等。在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小的是加州湾鼠海豚,体长约1米,而最大的抹香鲸长度超过20米。
图注:蓝鲸是最大的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最大的齿鲸——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成群的海豚,图片来自网络
从数量和体型上看,齿鲸,特别是小型齿鲸类(就是海豚)的种类和数量都更多,但我们更容易被大型的须鲸和齿鲸吸引。
鲸目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万年前的南亚,当时的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它就是印多霍斯兽(Indohyus)。印多霍斯兽体长只有半米,外形就像一只长腿耗子,它就是鲸目的祖先。
图注:像水耗子一样的印多霍斯兽,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鲸目的祖先那么小,而且并不像是适合水中生活的,却能够适应海洋中的生活并且演化成为如此巨大的生物呢?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鲸目祖先进入海洋的时候,海洋中的食肉动物远没有今天这么多,它们因此能够在海洋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鲸目的祖先起初是在相对安全的近岸海域活动的,后来才进入深海之中。第二,鲸目动物与海洋中的鱼类相比,具有更高的智力。像虎鲸这样的齿鲸亚目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不同族群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样,它们能够将知识传给下一代。第三,鲸目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群居,群居不仅能够躲避敌害,而且还能够协作捕猎,这在今天的海豚、虎鲸中是非常常见的。第四,强大的适应能力,属于哺乳动物的鲸类是温血动物,因此能够在鲨鱼无法生存的寒冷海域生活,而这些海底往往有丰富的食物。图注:成群活动的虎鲸,它们很好的诠释了鲸类智慧、群居、适应等特点,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鲸类演化图,图片来自网络
上面介绍的是鲸目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几点优势,如果从鲸类演化史上看,今天体型普遍偏小的齿鲸类曾经更加巨大,它们的祖先在与鲨鱼的竞争之中胜出,成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今天须鲸类的大型化其实仅仅发生在几百万年之前,那个时候地球温度下降,海水变冷,普遍体型较小的须鲸为了到两极食物更多的海域捕食必须变得更大更抗冻,同时身体中的脂肪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像蓝鲸、长须鲸这样的大型鲸类动物,而以小型须鲸为食的大型齿鲸和巨齿鲨等生物最终没落了。
图注:曾经的巨型齿鲸——利维坦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大翅鲸这样的大型须鲸其实只是几百万年前才出现的,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在生命演化的历史上,从陆地重新回到海洋中的生物一次次显示出了相比较海洋生物的优势,它们进入海洋之中迅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并且体型越来越大,比如鱼龙类、沧龙类、还有鲸目,这是陆生动物的蓝海逆袭!
图注:体型巨大的萨斯特鱼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从陆地从新回到海中的沧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