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策划(之一)》12.城市宣传口号:南皋篇
紧接着上一篇《城市宣传口号:丹寨篇》:“其实,丹寨的迷人之处又何止一个万达小镇,何止一个金秋十月。不还有龙泉山顶万亩牡鹃花盛开的季节?前几年流行一时的那首歌曲《我在贵州等你》中,有一句唱词'等到山顶红了',形容的就是四五月份龙泉山顶的这一美景。尽管也可以套用上'度假到丹寨',至少时间已经错落有致,增加了另一个季节的经典项目。还有其他,比如高要梯田,比如石桥古法造纸,比如清江苗寨,比如养垭茶场,等等。(石桥、清江、养垭均在南皋乡。南皋乡处于丹寨和凯里的中间位置,距离丹寨县城大约四十公里。醉美贵州——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还有卡拉。”
其中,提及“石桥、清江、养垭均在南皋乡。南皋乡处于丹寨和凯里的中间位置,距离丹寨县城大约四十公里。醉美贵州——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
“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是我为南皋乡策划的宣传口号,是从贵州省的宣传口号“醉美贵州”化解而来的。在此之后,查询百度,才得知已有《醉在黔东南》的歌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重点宣传南皋乡,源于心中的那份情感。正如我在《沧海桑田(之三):再上茶山》的《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中提及的:
“爱上南皋乡,始于2016年十月进驻养垭茶场。从此以大山为友,跟茶叶结伴。怀揣着'做一个农民'的多年梦想,扎根农村,终日和一群苗家'打得火热',闻鸡起'舞',饥餐渴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日子虽然清苦,倒也悠哉游哉,十分洒脱。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于茶树丛间,满眼绿意,此心无忧,怎能不逍遥自在。若不是胃酸反流久治不愈,破坏了内心的宁静,生活几乎可以到达化境,夫复何求!
“2016年10月25日写下《茶山日记》第一篇章,题目是'好山,好茶,好人'。抛开心中的浪漫情结,文字基本写实,是对茶山原生态的工笔白描:山好,茶好,人更好。没有这么好的山水养育不出这么好的人民,没有这么好的人和土地,种不出这么好的茶叶。好茶叶首先是种出来的,就像好葡萄酒首先是种出来的那样。原料好,再辅以成熟的加工手段,最终造就了'好茶叶,贵州造'的贵州好茶。对于茶叶,我是有一定品鉴能力和发言权的。成长于出产虞山碧螺春的江苏常熟,成年后一直迷恋拥有闻名于世的普洱茶叶的云南昆明,年近半百又转战近些年吸引全国各地茶农前来'跑马圈地'、茶叶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的贵州省份,因缘际会落脚于云上丹寨的南皋乡。几个地方的茶叶,我都爱,或者说,都曾爱过。本着'喝一茶,爱一茶'的原则,既然目前身在贵州,当然最爱贵州茶,尤其爱南皋茶,养垭茶场的茶。
“提及贵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广告的那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经典口号。我试着加以演绎:'醉美贵州——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既是出于对南皋的偏爱,也是基于南皋乡实实在在的景致和渊源。从凯里过来,青曼高速出口下,驶过十几公里县级柏油马路,进入南皋地界。前有清江苗寨和千年楠木。继而石桥景区和古法造纸。穿过乡镇中心所在南皋村,沿着水泥小道向山区挺进,两旁接连不断的是块块稻田和蜿蜒曲折、几乎跟小道并行不悖的南皋河。先后经过九门、大寨,最后是湾寨村。有苗寨美景,也有稻田养鱼;如果季节合适,春有油菜花开,秋则稻浪翻滚,怎一个美字了得!”
另一方面,作为宣传丹寨的配套,我又在《沧海桑田(之四):茶山笔记》的《美在南皋乡》中写到: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南皋乡值得参观旅游的何止清江村、石桥村和养垭茶场,沿途不还有九门村、大寨村、湾寨村等等?从石桥村出发,一路前行,道路(几乎跟南皋河并行不悖)两旁,田间的各种应季作物,林下的各类养殖品种,时断时续的村村寨寨,在我看来无一不是人间景致,无一不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聚宝盆和摇钱树。
“南皋乡的旅游资源无疑是充裕的,也是现成的,可以拿来就用。欠缺的也许是思路和决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希望我当仁不让广泛宣传的'醉在黔东南,美在南皋乡'不至于沦落为一句空话。我作为外人尚且如此,当地有关方面更应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此处的“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是指有待解决的,从石桥景区入口处出发,一路向大山深处(南皋乡腹地)挺进的交通瓶颈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