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短不宜长
提问,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主要实施形式,如何从不同的采访对象口中得到记者想要获取的信息,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记者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记者在采访时,要突出短新闻的特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认真推敲,精心设计,宜短不宜长。人的记忆力有限,如果提问拖泥带水、含糊不清、笼统抽象,采访对象就会边听边忘、答非所问。
有的记者采访时不分场合、地点、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一些漫无边际、大而不当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往往会使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对答。还有些记者在采访中,采用简单的问答式甚至逼问式。你问我答的采访使应有的相互交流成为硬梆梆的“答记者问”。而逼问式采访则是采访者出于写作的功利性,企图“引导”采访对象按自己的意图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
开门见山,因势利导
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是记者在采访中进入话题快、采访效率高的一种提问技巧。这种提问简洁、通俗、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含糊其词。
有话直说,不讲客套,可以使采访气氛和谐、坦诚,但这不意味着只要记者一提问,对方就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记者所要了解的事实全倒出来。这要看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有些人善于交谈,口若悬河地谈话,会使记者在采访中失去主动性,这就要及时暗示、善于引导,逐渐把谈话引入正题。有些人却不善言谈,不能很好地配合记者的提问,采访中会“冷场”,搞得气氛很僵。要打破僵局,记者就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比如从采访对象的兴趣和爱好上打开突破口,也可以从拉家常开始,激发采访对象的兴趣,话多了,僵局就打破了。这时记者因势利导,开门见山地提问,就会采访到所需要的素材。
口耳眼手并用
记者采访时,要学会用眼睛和耳朵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眼睛和耳朵采访是配合提问的,记者到现场采访,能否捕捉到丰富的素材,使新闻报道有价值,不光要看记者的写作水平,还要看记者的采访艺术,比如,提问时能否发挥口、耳、眼、手并用的本领。
“看”是用眼睛采访,这是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第一关,“眼见为实”就是强调观察得深、观察得细,看到的东西一般来说是比较可靠和真实的。一些生动的细节,往往是记者在现场经仔细观察而取得的。
“听”则是用耳朵采访,是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和落实他人的“看”,了解新闻线索,“看见的”和“听到的”都有助于记者掌握新闻事实。但“听到的”有时候不一定是新闻事实,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是采访的大忌,容易发生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提问来落实听到的新闻,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同时,在采访中还要用好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比如,关注的眼神、倾听的姿态、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手势,这些无声语言与巧妙的提问相结合,能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只要在这几个方面狠下工夫,就能在写作时避免采访到的素材带有片面性或失实性。
有的放矢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提问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者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如果选择平民话题,就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之得以解决。
一次,笔者在采访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情况时,一位90多岁的老人问:“听说政府对高龄老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补助,咋办理?”笔者就此问题专门走访了有关部门,有关部门的主办人员依据政策对老人的生活补助给予了落实,老人非常感激。事实证明,只要有的放矢地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才能使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更加密切,才能使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更加拉近,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履行好新闻记者的喉舌作用。
态度和蔼,气氛和谐
记者和采访对象无论是在语言交流上还是在感情交流上都是平等的,决不能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把自己看成是“钦差大臣”、看成是“无冕之王”。记者的言谈、举止、态度,不仅深深影响着采访效果,而且也会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看法。
比如,同一个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费了好大力气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要是换一个记者,采访的态度、语气和方式改变了,也许采访对象就能向记者敞开心扉,使记者获得宝贵的素材。因此,记者在采访时,首先要注意礼貌待人,尊重对方,态度要和蔼。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通提高,个人素质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种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上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人格平等,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甚至吃闭门羹。
其次,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把握分寸。提问要自然得体,千万不能用“审问”的口气,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让对方难堪。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也不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一定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用平常心态和平等意识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
再次,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要选择百姓视角,在电视语言和语境创造上要体现百姓意识。记者是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身份或采访者身份,在事件现场做报道的,这时,记者就是百姓的代言人,如何当好这个代言人?这就要展示记者的看家本领,运用提问的技巧,创造和谐气氛,通过自然亲切的交流,在短时间内和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彼此信任,形成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