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新闻是在创新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方式与形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使得新闻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与功能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统称。
传统新闻传播主要通过实体平台来实现,在全媒体新型传播技术媒介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新闻传播效果面临严峻的挑战。与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不同的是,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渗透性更强,传播面更广,也使得新闻传播更具时效性与可读性。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
1、新闻传播内容上的发展。人们可以从便捷的移动设备上获取海量的新闻内容,新闻传播内容也丰富多样。全媒体时代改变以往相对固定的新闻传播内容,人们不仅可以浏览各种新闻信息、发布信息,还能制造新闻热点。
2、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在全媒体新闻传播视角下,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大众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报道与传播,以此来吸取更多人关注,更加符合大众口味。
3、新闻传播效果的发展。全媒体下的新闻传播依靠的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互联网用户数量巨大,使得新闻的传播范围尤为广泛。只要在网络上发布一条热点新闻,就能在短时间通过庞大的人群进行传播,并能引来大量的评论与转发与分享。把新闻资讯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这样就能普及广大读者,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全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速度很快,这就使得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效果明显,人们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相关新闻信息。这就是全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体现。
全媒体:从狭义上定义,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而更为广泛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这类新体验都可以纳入到全媒体的范畴中去。全媒体的流程再造正是基于媒体工作者对传统媒介形式没落的主动应对,实现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开展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的信息、更多角度、更多视觉满足的阅读体验。
全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分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从传播内容所依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等。
2、“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而且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很看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单一形式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
3、“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相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4、“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举例来说,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如在对某一楼盘信息展示时,用图文来展示户型图和楼书中描述性的客观信息;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展示更为直观的动态信息;同时,对于使用宽带网络或3G手机的受众则可用在线观看样板间的三维展示及参与互动性的在线虚拟装修小游戏等等。“全媒体”不是大而全,而应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结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全媒体”超越“跨媒体”的也就是在于其用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媒体见的综合运用,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
传统纸媒的记者从新闻报道任务,到新闻采集的技术手段和新闻产品都是相对单一的,记者仅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消息、通讯、专访、特写等新闻体裁上做选择,所需技术手段也无非是电脑、相机和录音设备。而全媒体记者则需要具备“多功能”,他们面对多个传播终端,必须具备传播的复合能力,还要具备多媒体的思考能力。在技能上,记者需要集采、写、摄、录、编和各种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 在专业素养上,记者则要对新闻快速做出判断,确立新闻主体,然后从不同角度丰富新闻内容,该写文字的写文字,能图像的出图像,需要解说的现场要有解说,需要抢时间的通过手机就可以快速将核心内容上传给网络编辑。这样就将同一个新闻事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开发,这些信息通过编辑加工,报纸可以发消息、访谈、通讯、图片,这些内容再加视频信息可以连接到网络上,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数字化发布。每个记者还可以在网上开设新闻微博、微信,把报纸上容不下、发不全的声像、图文,现场花絮全部传到记者微博、微信上,实现对新闻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布,让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加全面、生动的信息。使新闻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以适应读者多视角、快节奏的阅读需求。
因而,全媒体记者需要在新闻现场就开始策划和采集适合手机报、网站、视频、报纸上发布的“融合信息”。这需要记者们在观念和采写能力上全面转型,要求记者由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的传媒人转型,不再仅仅是一次采集完成,而是要熟悉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生产,要利用多种采访手段进行动态跟踪报道,这对记者的个人素质、新闻视野、价值判断等都提出了挑战。
全媒体新闻就是新闻APP
全媒体新闻定义:
全媒体新闻是指将同一个新闻事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开发,这些信息通过编辑加工,报纸可以发消息、访谈、通讯、图片,这些内容再加视频信息可以连接到网络上,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数字化发布。
全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分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从传播内容所依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等。
2、“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而且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很看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单一形式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
3、“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相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4、“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举例来说,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如在对某一楼盘信息展示时,用图文来展示户型图和楼书中描述性的客观信息;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展示更为直观的动态信息;同时,对于使用宽带网络或3G手机的受众则可用在线观看样板间的三维展示及参与互动性的在线虚拟装修小游戏等等。“全媒体”不是大而全,而应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结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全媒体”超越“跨媒体”的也就是在于其用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媒体见的综合运用,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