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卸汽车的自卸车操作规程

64 2025-03-29 09:20 admin

一、自卸汽车的自卸车操作规程

一、行车前检查

1、验查自动倾卸车驾驶室内车辆起升警报器、指示灯是否有效,起升操纵手柄各种工作位置应准确可靠。

2、应检查自动倾卸车液压工作系统管路、接头牢靠无渗漏,油路畅通,操纵自如,不得有卡阻现象。

3、检查自动倾卸车自动锁止与开启机构是否灵活有效,保持车辆其余各部的技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

二、自动倾卸车行驶

1、厂内自动倾卸车司机在行驶途中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厂内交通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守则”。

2、车辆起步前应观察车辆四周情况,确认安全无误后,(气压制动器汽车待气压表读数达到规定数值)鸣笛起步。起步后应按操作要领由慢渐快地加速。

3、使用自动倾卸车运送货物时,应按规定吨位均衡装载,严禁超高、超重,偏载。装载大、重货物时,货物不得卡在车厢栏板上。

4、自动倾卸车适宜装载散积物。装载块状物时应采取措施以避免卸载时造成车厢变形和锁止机构损坏。严禁运载易燃、易爆物晶。。

5、自动倾卸车车厢内、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等处不准乘人,但安装有效锁止装置的可附载装卸人员1~4人。

6、自动倾卸车卸料前,应认真察视汽车上方有无电 线或其它障碍物,附近无人员后方可翻卸。特殊情况下作业应设专人监护,与上方电线或障碍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由挖掘机向自动倾卸车上装料时,驾驶室不准坐人。

8、自动倾卸车车厢起升前应将锁销拨出。

9、自动倾卸车的起升操作应平稳,不准猛踏油门,禁止在起升状态下行驶(起升装载过程除外)。

10、不准在车厢起升状态下排除车厢开启机构失灵故障,如必须进行修理时,应用撑杆撑住车厢,防止突然下落。

11、自动倾卸车卸料时应选择平坦场地,向坑,沟内卸料时应与坑、沟边缘保持相应安全距离,设置挡墩,以防翻车。在特别危险地段(高坡边缘等)卸车时应有专人指挥,负责安全监护工作。

12、自动倾卸车的车厢下落操作要平稳,不准边走边落。倾卸完毕后,应锁牢倾卸门,并将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

三、自动倾卸车收车后保养

1、检修自动倾卸车时,应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采取制动,掩轮等安全防护措施。如在车厢起升状态下进行车箱检修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撑等安全防护措施。

2、自动倾卸车发动机熄灭后,察看电流表有无漏电现象。同时检查驾驶室内的车厢起升警报器,指示灯等,必须齐全有效。

3、清洁全车、检查各部螺丝锁紧情况,检查轮胎与钢圈、钢板弹簧、吊耳、骑马螺栓等。

4、检查补充润滑油、燃油、液压油等,察看各管路接头处有无渗漏。

二、惊弓之鸟的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三、潮汕话所说的“出花园”的来历是什么?

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也有地方定为虚岁15周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不过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只给男孩“出花园”;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在澄海,父母采来12种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浴,母亲给孩子扎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新腰兜,兜里一般放着12颗桂圆和2枚“顺治”铜钱。

出花园之日,成年的少年有许多拘束和讲究要遵守。现在,许多仪式内容有所简化。

在汕头市潮阳区的关埠镇,出花园的孩子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了,父母需给回礼,买些喜庆的东西送过去,包括食用油、白糖、饼等;这各家有各家的安排。

潮安县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肚兜里藏桂圆和“顺治”钱)——而且这一身行头必须是舅舅家送的;当日要躲在房子里。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

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澄海县风俗与潮安县大体相同。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踝、鸡鸭,亲友回敬布匹。

揭西县客家没有出花园风俗,但一些靠近“福老”地区的乡村受影响,也有此俗。

当地客家的成人礼在21岁时举行,称过21岁生日,不叫加冠礼也不叫出花园。

海陆丰地区也有出花园风俗。

公平镇出花园者的年龄定在16岁。

“出”指走出,表示孩子从此长大成人,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中国古代汉族男子15岁“束发”“成童”,即少年成年加冠礼在20岁,女子成年“及笄礼”在15岁;各少数民族男女成年礼的年龄各有不同,一般在18~20岁之间。

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给15岁者举行成人礼,说明将成人岁数提前。

潮汕地区过去的成人加冠礼,府县志多无记载,惟清嘉庆《澄海县志》有载,谓时在男子结婚之前,家人为其预备冠巾,冠巾由族长授予。举行仪式时,由赞礼的人致祝词,然后加冠。

此俗仅在士大夫家庭中偶有举行,平民无此俗。

女子则在将嫁时,用笄把头发簪上成髻,就是及笄,不论贵贱都这样做。

在此之前父母要准备好各种糕点以便祭神,并要为孩子准备好新衣服在出花园当天穿。

在当天,会广邀好友亲戚前来庆祝,在此时会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祭拜,诉说孩子已经长大了,还会煮上十几个鸡蛋由孩子吃下表示吉祥。

接下来就是请客人入席,摆上酒菜。

在这其中会在出花园的孩子前面摆上一只鸡,其他人不能动。

有条件的一般还会摆上很大的螃蟹,意为“拜蟹手足”(在潮汕话中的意思是手脚多动),即告别儿童时代。

而且在出花园当天,孩子会一直很悠闲不能干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

还有的那天要早早起床,穿上大红的新衣,还要穿红色木屐,连内衣也要大红色的。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要到家里来吃中饭。吃午饭前,出花园的孩子要先吃 1.猪大肠炒蒜 2.韭菜炒蒜 3.猪肝炒蒜 4.猪心炒蒜 5.春菜炒蒜 6.猪肺炒蒜 7.汤圆(一定要吃两个 好事成双)等共9种,拜祭的有三禽,要咬一下鸡头和鸡屁股,意为长大了。

因为在当地,未满15岁的孩子不能吃鸡脚,因为人们认为吃了鸡脚的小孩手会颤抖,写不好毛笔字。

然后大家一起吃饭。

出花园这天不准把电话打出去,不能见生人,不能出门,凡事都要百依百顺,无论是孩子对爸妈说的,还是爸妈对孩子说的,都要说个“好”字,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拒绝,以图个好兆头。

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